??? 于光遠與長洲水利樞紐相聯系,緣于15年前由他率領的珠江水利經濟考察團,在1986年2月20日從廣州啟程,先后到番禺、中山、斗門、江門、肇慶、梧州、藤縣、桂平、南寧等地進行考察。
????于光遠率領的考察團一行24人,約在2月24日到達梧州。市長向考察團介紹了梧州市的情況。考察團到長洲進行了考察。于光遠說,在梧州我研究了長洲樞紐的現址,聽了有關這項工程的一些方案;到藤縣后在船上又聽了不同的意見。于光遠認為,應該考慮珠江水利資源的開發方式問題;這個方式的基本點是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用商品經營的辦法來經營水利樞紐。
????比如說長洲電站壩址很好,本身就在梧州市,離市中心才12公里;梧州市經濟發展起來之后,可以就地用電;這個電站離南寧和桂林也不遠,分別為300多公里和200多公里,而梧州又靠近廣東邊界,肇慶地區、佛山市、江門市、湛江市都在鄰近;離廣州也不過200多公里;這個電站的發電成本為每度0.88分,因此賣到廣東、廣西鄰近地區成本是比較低的,有利可圖的。如果考慮投資利息和進行復利計算,建設得快或慢,就大不一樣了。
????考察結束后,以于光遠為首的8位專家,于1986年5月,給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里寫了《珠江考察報告》。
????于光遠等專家在報告中說,鑒于西江中下游的地理位置,在這個地段進行建設,對防洪、航運和發電都可以帶來重大的效益。現在西江上游紅水河的水電建設,涉及云南、貴州、廣西邊界地區開發,國家已有了安排,而西江中下游的問題尚未解決。經過考察,我們認為西江中下游的綜合開發,對兩廣經濟振興意義深遠,應該引起更大的注意。我們的看法是大藤峽以下有兩處相關的關鍵樞紐。一是桂平縣城以上12公里處位于黔江的大藤峽,二是梧州以上12公里的長洲壩";"大藤峽和長洲兩個樞紐誰先誰后的問題,我們考慮可選擇長洲電站先行突破,理由是它的技術經濟指標和內外條件較為優越,投資比大藤峽工程少,為10億至12億元,可實行各方聯合,水電航運聯營,共同籌集資金的方法。移民數量不大,根據不同方案少者不足1100人,多者也不超過4000人,而梧州市考慮采取'開發型'移民和'農轉非'的措施解決。"由上可見,于光遠為首的8位專家的《珠江考察報告》中關于西江中下游綜合開發問題、對梧州建設乃至兩廣經濟振興的論述,現在仍有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