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飲冰泉豆漿,不算到過梧州",這句話為世人所知。冰泉豆漿名揚四海,最早經營的人又是誰呢?是廣西藤縣垌心人:黃采洲。
????民國20年(1931年),黃采洲全家遷到梧州冰泉沖居住,他選擇了現在冰泉豆漿館旁的一塊地方。當年,這里有一條溪水(冰泉水)、一片竹林,環境蒼翠清幽。他沿著山邊一條小路,靠山搭起簡易竹木屋(吊腳樓),在竹影樹蔭下制作、出售豆漿謀生。經營場所也十分簡單:用幾塊木板搭成短橋跨過冰泉溪水,沿著狹窄的石級而上就到了。泥面場地,擺放著幾張箍頭結構的四方竹桌、箍鎖腳竹凳,還有一張長1.85米的竹沙發床。人們稱之為竹樓山寨式的豆漿館。、
????黃采洲和妻子每天摸黑起床,先用住屋旁那條溪水浸透黃豆后,用石磨磨漿制豆腐。1931年一天早晨,黃采洲挑豆腐到市區出售,途經北山,遇到當時在北山養病的報館社長陳炎。陳炎囑咐黃采洲每天留三斤豆漿給他,這是冰泉豆漿的第一次出售。從此,陳炎每天帶一班人到黃采洲竹樓館食豆漿。時隔半年,陳炎多年肺病竟不治而愈。因疑是豆漿的功力,于是輾轉相傳。再加上陳炎在報上發表文章,宣
????傳冰泉豆漿美味可口,維他命豐富,冰泉豆漿便從此名聞遐邇。
????冰泉豆漿制作十分講究,據創始人黃采洲介紹,這豆漿的優質,一靠冰泉水水質之佳而得天獨厚。二靠巧手,要選好豆,用清晰透明的冰泉水浸泡淘洗多次,其中浸豆要守時定刻。豆用石磨磨得細,稀稠有度、濾渣要干凈。堅持黃豆1斤,優質白糖6兩3錢,出10碗豆漿。掌握火候及時下鍋,用"文武火"三滾三切,然后加糖,起鍋后還要置于熱水中慢慢燉過,直到滴于宣紙上凝珠不散,故稱"滴珠豆漿",這才上市。黃采洲有"滴珠豆漿"的好質量,講究薄利多銷(20%的利潤)的經營方式,因而門庭若市,生意一直保持興旺。1936年后,首先是銀行職員、機關職員,繼而有幾戶人家紛紛要求訂購每晨送貨上門。從每天一百多瓶(每瓶一斤裝)發展到每天送三百多瓶,門市也有四五十顧客。抗日戰爭爆發后,梧州市空襲警報頻繁,市民不少逃往冰泉躲避,黃采州的生意更興旺。1944年,梧州被日本軍隊占領時,黃采洲回藤縣垌心避亂,豆漿生意歇業。1945年,梧州光復后,黃重回故地開張。1956年,參加合作小組。1964年,梧州市飲食合作總店在黃采洲的豆漿店旁,新建現冰泉豆漿館。1983年,再次擴建加高三層樓閣,座位增至500多個。冰泉豆漿以其香、滑、濃的獨特風味,獨樹一幟,吸引著國內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