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香糖餅店是我市糖餅行業中歷史悠久、名氣較大的老店之一。德香店創辦人鄧卓華,廣東順德人,1920年在梧州開始與人合股開設信豐大紅瓜子店,鄧任經理,店址設在鬧市中心南環路(今明亮眼鏡店),主要以前店后廠方式經營炒紅瓜子,同時也兼營糖煙雜貨。
????1938年秋,廣州淪陷后,梧州商人雖曾一度緊張,但見日軍未入侵梧州,同時各地客商逐漸云集梧州,市場更比以前繁榮。德香店主鄧卓華此時萌發獨資設店擴大經營的念頭,將信豐店右鄰一間約50平方米的譜位租下,以其父鄧德安的名義獨資開業經營,并取名為"德發糖餅雜貨店",該店開業后,生意興旺。1940年,鄧卓華以其別名鄧瑤芬名義用法幣3000元買了德發店所租用的鋪屋,繼續發展經營。1944年秋,日軍侵占梧州,鄧氏兄弟也搬遷鄉下,生意停頓。
????1945年9月,梧州光復,商人們開始重建各行業店鋪。在糖餅行業中多數店號已毀于大火,德發店也不例外。這時,鄧氏兄弟決定用僅有的資金重整舊業,并把德發店改名為"德香糖餅店"。開業后,他們決定擴大業務經營,除了繼續經營炒紅瓜子、糖餅雜貨外,還開始增設月餅、西餅、糕點類的生產和銷售。
????德香店生產的中秋月餅選料純正,備料充分,做餅皮的糖漿,選用一種稱為貢尖白糖(一種有蜜香味的土白糖),煎好糖漿用大缸儲存備用,所以德香月餅皮薄又特別金黃油潤。制作蓮蓉時,選用純正湘蓮制作,并在生產月餅時,把打餅按板從店后面工場搬到鋪面制作,使顧客親眼見到制作過程及使用的原料,以增加信任感。由于德香月餅做工精細,貨真價實,一開始便在梧州月餅市場上享有信譽,名聲逐步響起來。
????在月餅銷售方面,該店利用其店址位于南環路鬧市中心、往來行人較多的優勢,到了中秋時節,便在門前搭起彩牌,高掛"德香中秋月餅"金字雕花招牌,張起紅紅綠綠的各色彩紙,張燈結彩,燒放鞭炮開市,店鋪伙計還向顧客分送月餅價目表進行宣傳,到了農歷八月十四這天,所產月餅即告賣完,表示所產月餅暢銷,該店經營每造月餅可獲利四五千元。
????建國后,1950年第一次工商登記時,德香店登記資金額為4200元,到1951年底,資金額增至6000多元,從業人員從5人增至7人,1951年銷售額達67000元左右。至1953年,月餅銷售量大增,全年營業額增至79000多元,是建國后銷售額最高的一年,德香月餅在市場上的名聲更響,其經營規模僅次于南豐糖餅店,而名列本行業第二。該店在1954年第二次工商登記時,申報資金額增至12600元,由于當時糖油國家實行統購統銷后,部分原料由國營公司供應,月餅和其他餅類生產原料供應有保障,所以該店1954年、1955年的銷售額也能保持1953年的水平。1956年1月,德香糖餅店同其他商店一起參加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組成了"公私合營梧州市糖餅店",公放代表邱榮,原德香店經理鄧君雄任合營總店副經理,他還先后被任命為市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監察委員會委員;從1960年起還連任市政協第三屆至第六屆政協委員等職務。
????50年代末,糖餅合營總店在國營公司的安排下,繼續生產經營中秋月餅。但對德香老字號卻沒有保留下來。1987年的中秋節,國營糖業煙酒公司才決定恢復德香老字號中秋月餅,并辦起了德香食品加工廠,以德香招牌出售月餅,參與激烈的競爭。德香月餅,再次發揮了老字號的良好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