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本文以多元文化觀的理論為基點,選擇現代水文化理論為視角,以對世界、中國、泛珠三角的文化觀照為參照系,對廣西及西江文化提出多層面定位和研究開發的建議。
????一、多元文化觀與現代水文化理論
????首先,我看為西江的文化定位,不能只是站在西江看西江,應當從多種視角去看西江。蘇東坡的名詩《題西林壁》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西方世界興起了現代文化學,是一門提倡以文化觀研究社會一切方面的新興學科。據不完全統計,這門學科的新興學派有百多個,同是文化學而文化觀不同,從而其視角、概念和研究結果也就不同。現在比較被人接受的是水文化理論。這個理論的核心是:水決定人的生命、生存、生產、生活,決定每個國家、民族、地區、行業之人群的共性意識、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這個理論,與中國俗話所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同樣道理。其實,中國早有水文化理論,“飲水思源”、“滴水之恩,涌泉以報”、“美不美,鄉中水”等諺語千古流傳,全國三十個省區市有半數以上以水命名,全國地、縣、鄉、鎮以水命名者更多,這就是明證。當然,這種水文化觀念還不是很自覺,同時也還是與山文化觀念并列或結為一體的。孔子說“近山則誠,近水則靈”,老子說“天人合一”,就是其佐證和道理。
????綜觀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世界,大都是以水文化定位的。其理論源自著名哲學家黑格爾的說法:“近山使人塞,近水使人通”。黑格爾特別倡導海洋文化,認為海洋文化才是世界最先進的文明,他所說海洋文化的國家就是西方世界,是藍色文明之國。他在《歷史哲學》一書中說:中國雖近海洋,但海洋“并未影響”其文化,中國“欠缺海洋文明”。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世界各國雖以海洋文化大國自居,但他們又都是以其代表性的河流名稱為其文化稱謂,如:英國稱泰晤士河文化,德國稱萊茵河文化,法國稱塞納河文化,美國稱密西西比河文化,中東的埃及也稱其為尼羅河文化。這種現象,可見現代水文化理論在總體上是崇尚海洋文化,但在為每國文化定位時,仍是以每國代表性的母親河為其文化稱謂的。這些世界各國文化定位的情況可作我們為西江文化定位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