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鄔君梅 早報記者 趙靜 圖
鄔君梅和丈夫奧斯卡
跟鄔君梅的專訪地點約在花園飯店。走進大堂,鄔君梅一下子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她記得樓下的餐廳早年是法國俱樂部,爸爸經常帶她來打桌球和保齡球;樓上的餐廳是她和老公奧斯卡成婚的地方,《人物》雜志曾花三四版的篇幅報道了那場婚禮。鄔君梅形容自己是個前衛的上海女性,是最早大膽穿牛仔褲的女孩,會因為燙壞了頭發直接剪個男孩頭,也是不知道好萊塢在哪里卻敢說要做好萊塢明星的女子。如今,當很多人在討論關于華人影星在好萊塢混不下去的話題時,鄔君梅以過來人的姿態說:“我覺得現在是時候來做‘中國的好萊塢’了。”
16歲從影——對演員這行打了退堂鼓
鄔君梅生于電影世家,媽媽朱曼芳是上海有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所以她的童年幾乎是在片場度過的。親眼見過趙丹、白楊拍戲,是鄔君梅的驕傲,更是她想當演員的起因,“那些老藝術家平時看起來都有點蔫,但到了鏡頭前馬上就瘋了。那種光芒,讓你覺得演員是最驕傲的職業。”
16歲接演黃蜀芹導演的《青春萬歲》,鄔君梅是第七號女配角。剛開始拍戲,她就否決了自己能做演員的想法。看到鏡頭,鄔君梅總是一閃而過,弄得導演黃蜀琴“教育”她說:“這是拍戲,你慢一點呀。”電影拍完后,鄔君梅第一次在大銀幕上見到了自己的臉,她比畫出一個充滿銀幕的手勢說,“那么大的臉,而且很奇怪,一點都不像我。”自認不敢面對鏡頭,上鏡也不好看的鄔君梅,在《青春萬歲》后覺得自己根本當不了演員,于是花時間好好讀書,“不能做演員了,那么我想要好好讀書,結果從全班倒數二三名,一下子進步到名列前茅。”
20歲出國——真的去了好萊塢
如果牛犇沒有找鄔君梅演張建亞編劇的電視劇《踏浪》,恐怕她會認真讀書,完成她當26路公交車售票員或是記者的愿望。“牛犇老師跟我說,他看了《青春萬歲》,七個女孩里只有我可以繼續演電影。”當時,鄔君梅并沒領會牛犇的意思,但得知能在《踏浪》里演女主角,她就動心了。“那次不緊張,因為我是女主角,錯了可以重來。”鄔君梅說,《踏浪》之后,她的事業基本上了軌道,“我是上海蠻早的一批‘萬元戶’。”
19歲,鄔君梅得到意大利名導貝托魯奇的賞識,出演《末代皇帝》中的文繡。影片揚名海外,20歲的鄔君梅也動起了去國外讀書的念頭。“上影劇團讓我打申請當簽約演員。可當時國內的女演員,最好的就是陳沖和劉曉慶。相比看得到頭的事情,我更喜歡未知的人生。”還沒開始拍戲時,鄔君梅就跟媽媽說過要去好萊塢做明星,“媽媽就訓我,‘你演員都還不是呢。你知道好萊塢在哪里嗎?’”
鄔君梅在夏威夷念了兩年旅游管理后,轉到洛杉磯學電影。連續拍攝了《忍者神龜》、《鐵與絲》、《喜福會》、《天與地》、《枕邊書》等影片后,她被《人物》雜志評選為“世界最美麗50人”之一。為什么不拍好萊塢大片?“一剎那的大紅大紫很容易。”鄔君梅說,“但我不想做流星,我更愿意做常青樹,就像我們那些老的表演藝術家一樣。”
30歲結婚——媽媽說我那晚最漂亮
從1995年的《宋家三姐妹》再到1996年的《枕邊書》,鄔君梅的電影事業攀至巔峰,但她說,好萊塢生活的最大收獲是遇到了丈夫奧斯卡。“1996年12月18日12點18分,我們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個燭光教堂舉行了婚禮。”鄔君梅一臉甜蜜地說,“12天后,我們又在這里(花園飯店)擺了9桌。”在上海的婚禮,鄔君梅有很多難忘的環節,“從小到大,我媽從來沒說過我漂亮,那晚她終于夸我說,‘生下你到今天,今晚你最漂亮。’”
鄔君梅對于擁有奧斯卡這樣一個老公倍感幸福,“你說我不喜歡張揚自己過去在好萊塢怎么怎么樣,這跟我先生要求我自律很有關系。他經常跟我說,‘你鄔君梅是誰?你就是我的太太!’”
那他不是很大男子主義?“不是,他很寵我,但不讓我‘作’。每次我生氣,跟他冷戰,他就會說,‘我再給你五分鐘,你想清楚,到底要怎么樣……’然后我就妥協了。”
37歲做制片人——彌補當不了媽媽的遺憾
作為上海的女兒,鄔君梅在接受上海記者采訪時,總是一口快如機關槍的上海話,經常爽朗地大笑,給人快樂、堅強的感覺。不過,說起孩子時,鄔君梅語氣里閃過一絲難過。雖然跟丈夫與前妻所生的兩個女兒相處愉快,但鄔君梅還是希望有個自己的孩子。“我一直在嘗試試管嬰兒。”鄔君梅回憶說,2004年她連續嘗試試管嬰兒失敗之后很沮喪,“那時候戲也不想演,覺得失去了人生目標。”不希望自己一直消沉,堅持“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鄔君梅決定嘗試當老公執導的電影《上海紅美麗》的制片人。鄔君梅說,“在好萊塢,我也遇過低谷,我跟陳沖通信,她就跟我說,你已經到了最低的地方,接下來的路只會往上。”
2009年,鄔君梅的三個狗寶貝相繼去世,她忽然有種“害怕再失去”的感覺。于是,她學習李連杰開始做慈善基金,“最近我在弄‘鄔君梅和她的朋友慈善高爾夫球賽’。這是個開始,未來我想把‘鄔君梅和她的朋友慈善基金’做起來,去幫助有需要的婦女和孩子。”那你當媽媽的理想呢?“我還沒有放棄哦!”鄔君梅笑著說。
鄔君梅作品年表
電影
1983年《青春萬歲》
1984年《黑蜻蜓》
1986年《超國界行動》
1987年《末代皇帝》
1990年《鐵與絲》《龍在中國》
1993年《天與地》《喜福會》
1995年《宋家三姐妹》
1996年《枕邊書》
1999年《八又二分一女人》
2003年《奪寶生死戰》
2004年《美人依舊》
2005年《上海紅美麗》
2008年《桃花運》
2009年《建國大業》
電視劇
1985年《踏浪》
2001年《走過舊金山》
2009年《蝸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