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一代科學巨星錢學森在京逝世,享年98歲。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先驅和杰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錢學森曾主持完成我國火箭技術建立規劃,參與兩彈一星研制。我們中國飛船上天,導彈一流,這是錢老給我們打造的“鋼鐵長城”,這是錢老為炎黃子孫經營的千秋基業,這是錢老留給我們的科學精神。除此之外,錢老還給我們留下了什么? 錢老給我們留下的太多太多,他給我們留下的做人的道理,與他科學的奉獻一樣熠熠生輝。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特殊的時代,他的人格力量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回味。他從來不愛錢,從不計較職位的高低,從不怕擔責任受埋怨,他的這些優秀的品德正是我們一些人最缺乏的。今天,錢老走了,我們除了繼承的科學基業之外,他那光輝的思想和道德品質更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光大。
錢老從來不愛錢。他曾說:“我姓錢,但是我不愛錢。”他常常對人講,“我現在的住房條件,比和我同船回來的那些人都好,已經脫離群眾了,我常常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脫離一般科技人員太遠。”錢老貢獻比天大,但從來不求回報,一生過著清淡的生活,始終保持著清純如水道德操守。樸素的穿著,簡樸的家設,那處小房子,那些舊家具,那些簡單的陳列,這就是一位真正大師的境界。
錢老從來不問升遷。我們現在的公職人員,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升遷去留,處心積慮地撈位子,往上爬。而錢老卻不是這樣的人,他原來是國防部五院的正院長,那時他既要為中國的導彈事業舉辦“掃盲班”,又要帶領大家進行技術攻關,還要為研究院柴米油鹽等雜七雜八的事情分心。為了集中精力研究科學,他竟然給聶榮臻元帥寫信,要求改正為副,專心致力于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結果上級同意了他的要求,他由正院長變成了副院長。拿現在人眼光看,錢老太傻了,誰還嫌自己的官大?
錢老從來不怕擔責。有資料記載,60年代初,一次導彈發射試驗在即,可是天公不作美,到底能打不能打,試驗基地司令員、參謀長和錢學森的意見發生了分歧。按當時的規定,每次發射報告上必須有三人同意的簽字,然后再報請聶榮臻元帥批準。可是司令員、參謀長說不能打,而錢學森說能打,形成了2:1的局面。最后送給聶帥的報告只有錢學森一個人簽字的報告。聶帥也很爽快地批準發射,結果這一發導彈真的打成了。而我們現在的一些人最怕但責任,好事攬在身,壞事推給別人,油滑得很。
斯人乘鶴報星漢,后人接力興中華。一代忠魂,萬世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