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讀醫書 刻苦鉆研醫術
據劉景新的女兒劉潔嫻介紹,劉景新生前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休息時甚少外出,飯后必回書房看書,他房間的桌上、床邊都擺滿了書籍。正由于劉景新博覽群書,子女譽之為“百科全書”,有什么不懂的問題,直接問劉景新就可以了。
劉家的藏書很多,劉景新也是一個愛書甚過金錢之人。劉潔嫻說,當年有一件事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在全家人避難時,必須在短短的幾小時內搬離原來的舊屋,劉景新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家里祖傳的有極高市價的紅木家具,也不是其他有價值的衣物,而是如何把他的藏書送到安全的地方。當看著幾百本舊書分批穩當地存放、寄送出去后,他才想起和家人逃離,于是只拿著幾件貼身換洗的衣服,急匆匆地離開了老屋。
劉景新喜歡收集醫學雜志上的中、西醫驗方,根據這些驗方,結合自己的經驗,發現有更新、更好的辦法,他就會馬上借鑒。同時,他也會把病人的反饋信息認真地摘抄下來,以便不斷地改善。在他的醫書上,密密麻麻地用毛筆寫著他看書、診治病人的心得體會。其中,在他的醫書上,就記錄有一位婦科的病人,這位婦女被婦科醫生診斷為不孕,但是卻閉經半年,以為自己懷孕了,而肚子腫脹得嚴重,到醫院找劉景新查看。劉景新判斷其乳腺腫,開出處方讓其內服調理,在服用四個療程的藥劑后,該名婦女的腫脹消去,6 個月后便懷孕,最后順利生下小孩。
以前的中醫都不喜交流,只是閉門研究自己的“獨門秘方”。劉景新卻有幾個響當當的醫學朋友,他們相知相識,每個星期的周日都固定聚會,交流經驗,互補長短。廣東中醫藥學校的同學區全生、同業老中醫鐘云樵、黃偉林都是劉景新當時的至親密友。劉潔嫻回憶道,每到周末,父親就會自動消失,如果要找他們,想都不用想,肯定能在他幾個老朋友其中一人的家中找到。而他們多是探討學術,研究中醫,將各自的病例拿出來共同研究、討論。當年劉景新在梧州中醫藥學校教書時,把自己總結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而在醫院工作時,他總是熱心幫助中青年醫生提高中醫業務水平,勤懇帶教。當年受到劉景新教誨的中醫師余培南等人,在劉景新過世后5 年內,仍然不時有人到劉家拜訪,追憶這位良師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