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草根性 人人平等
相對第五代的宏大歷史背景,第六代的個人體驗和記錄時代,寧浩、王岳倫這一代憑借拍攝廣告、MV起家的導演則是草根本色,盡情娛樂,然后順帶著加入點想法。雖然王岳倫作為一個優缺點都顯著的導演,但是其最大的優點便是低姿態,不擺深沉。雖然說《十全九美》被一邊倒的成為“山寨電影”,而他一樣笑納。將自己和觀眾擺在一個水平線上,做到一起享受電影。
而網絡的最大特點便是草根性,人人平等。網絡的廣發傳播性使得能吸引到各個階層的人參與其中,不管是你達官貴人,還是街頭小販,都能在網絡的世界里平等的交流。同時也正由網絡的這種特點,使得很多草根人物迅速竄紅,譬如芙蓉姐姐、后舍男生。而后者更是受到李湘和王岳倫夫婦的重點提拔,接連在《十全九美》和《熊貓大俠》里有著精彩的表現。
三):互動性 全民狂歡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也逐步由單純的發布展示(WEB1.0時代)向著互動性,參與性等方面(WEB2.0)遞進,這在現在的開心網、新浪微博、天涯和豆瓣等網站上表現的比較明顯。也正是這種互動性,使得過去精英、政府把持的單向信息傳播轉變為現在的雙向,以及口碑傳播模式。這種互動性同樣帶起了全民參與的熱情。比如一個小小的偶然事件都會引起大眾的跟進,如“賈君鵬事件”還有新浪微博的“自爆行為”,都是無意識的全民狂歡。
在《熊貓大俠》里,則有對這些熱門網絡語言和事件的一網打盡,譬如臥底女捕頭阿好的 “姐唱的不是歌,是寂寞”時,還有王老吉第一次看到羊駝時(在網絡上唄戲稱為“草泥馬“),高聲大叫“穿越啦!”,這種情境估計能令所有中國網民開懷大笑。大多數的網絡用語都從嘰里咕嚕這兩個番邦人嘴里說出來也合情合理,譬如荊軻只是一個傳說,就當他媽媽喊他回家吃飯等。這種對于網絡語言的引用,同時反過來,電影的精彩臺詞一樣可以在網絡上流行開來,譬如《十全九美》里的“淡定”,對此,可以看作網絡與電影的互動,而參與者則是我們最有智慧的群體——網友。在此,可以預見《熊貓大俠》里一樣會有流行起來的精彩臺詞,讓我們拭目以待。
四):社群性 集體智慧
互聯網的WEB2.0時代的另一大特點便是社群性,上面說到的新浪微博、開心網等離不開此,也正是社群性的緊密關系,可以很容易的在意見領袖的號召下一呼百應。新浪微博的名人戰略也是利用了名人對于粉絲的號召力,能夠迅速做大。
電影《十全九美》的大賣,以及《熊貓大俠》的被看好,正是對于網友集體智慧的看重,以一種不排除和積極吸收的姿態去迎接,而對網絡流行語言的積極引用的同時也是對其發揚光大,同時也說明,互聯網在我們生活里的位置越來越重。而這種情形在大導演身上也有體現,比如張藝謀在《三槍拍案驚奇》里便多多的引用網絡流行語,就連小沈陽唱的主題歌《我只是個傳說》便是直接來自網路。可見,愛上互聯網,不獨王岳倫,只是有先后而已。
后記
《熊貓大俠》作為王岳倫獻給網友的一部古裝時尚喜劇,是否能贏得網友的喜愛和支持,讓我們拭目以待。文/無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