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中男配角戈登只學了幾堂飛行課,就能開著這個飛機在倒塌的大樓間穿行
男主角的開車技術勝過舒馬赫
《2012》中的俄羅斯富豪也是重點描述對象
災難巨片《2012》上周五在全球公映,導演羅蘭·艾默里奇炮制出的影像奇觀果然夠震撼,票房也呈勢如破竹之勢,在北美就以6500萬美元的成績坐上票房榜頭把交椅。而中國觀眾也非常追捧《2012》,廣州崗頂天河電影城和中華廣場電影城周末場次幾乎是座無虛席,飛揚影城在周六一天就取得58萬的票房,粗略統計,該片在廣州市場的首映周末3日票房與《變形金剛2》不相上下。
《2012》主打特效,比如有洛杉磯在地震中陷落太平洋、黃石公園被火山熔巖吞沒、白宮被海嘯掀翻的航空母艦摧毀、印度次大陸在地殼巨變中滅頂等場面,不少觀眾表示,影片在特效方面確實接近滿分,震撼效果令人嘆為觀止。不過另一方面,由于災難片套路相似,也有觀眾認為影片情節似曾相識,不過不影響觀感,因為這種電影本來就是看特效。《2012》中地球幾乎被毀滅,因為刻劃細致,影片中末日世界的影像令人難以忘懷,也讓不少觀眾探討如何才能在“2012”的末日中存活下來,在IMDB網上該片的討論區中,網友更喜歡用惡搞來發泄對該片情節的不滿。其中一個名為“從《2012》中學到的100件事”的帖子很受歡迎,網友以跟帖的形式在努力補全這“100件事”,有網友說要想活就得先學幾堂開飛機的課;有人調侃到選動物上方舟時千萬不要選牛啊羊啊這些能為人類提供食物和衣服的動物,專挑些長頸鹿、犀牛之類的。網友極盡惡搞之能力將他們對《2012》的不滿編成笑話。
《2012》另類啟示錄
1.如果想在2012世界末日中活下來,首先得去上幾節飛機駕駛課。
2.在2012年前,成為一名宇航員。
3.明智的話就快搬到非洲去。
4.不想死就別惹你老婆的前夫,招惹者必死。
5.加利福利亞州確實不適合人類居住。
6.邁克爾·舒馬赫不配給約翰·庫薩克提鞋。
7.施瓦辛格州長終于沒法說出“我會回來的”的臺詞了。
8.孩子和小狗是絕不會死去的,即使他們又胖又煩。
9.2012的圣誕將無人慶祝。
10.世界末日,用索愛手機,永不斷線。
解讀《2012》
政治篇:
盡情嘲諷精英政治
《2012》的故事由兩組不同視點組成,一群是早已得悉世紀大災難即將發生的政商權勢,還有一群是被隱瞞的平民百姓。影片中只有付得起十億歐元購買通行證的權貴才能登上諾亞方舟的設置,其實就是對金融海嘯以及精英政治的諷刺。艾默里奇除了在片中安排演員模仿加州州長阿諾的腔調與官僚態度外,還直接指斥G8工業國,安排八大工業國領袖故意隱瞞末日實情, 不顧小老百姓的安危,秘密安排逃生計劃。
技術篇:
震動舞臺顯效果
洛杉磯地震的山崩地裂一段在片中的災害集錦中顯得尤為真實,主角駕車在不斷隆起斷裂變形的路面上狂奔逃生,周邊事物的動向非常逼真。原來劇組制造了一種震動舞臺,大型布景搭置在平衡環上,使導演能夠跟拍正在奔跑逃難的演員。制作人員在戶外將整條街道包括棕櫚樹、石屎路及房子都放在平衡架上,使得街道斷裂效果十分逼真。視覺特效總監馬克·韋格特說:“你會想:‘嗯,我看過許多電影中的地震場面。’ 但你看過這部電影后會發現:‘這才叫地震場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