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相互攙扶從500米井下逃出
通過生還礦工們的描述,記者的視線被拉到事發后的漆黑井下。
第一采煤區11號掘進隊的王乃會瞅著一股黃煙撲來,立即用圍脖的毛巾捂住口鼻,并用隨身帶的水潤濕了毛巾,躲過了一氧化碳中毒這一劫。此時,身旁的一位工友林茂海被熏暈,他趕緊往老林臉上灑水,連拖帶拽地往外架。
探知瓦斯超限后,219掘進隊瓦檢員王世利和隊友們迅速撤離,行至“三水平二段鋼帶機”處,發現鋼帶機道已被摧毀,而這條鋼帶機道是他們正常的避災路線!王世利和另一瓦檢員潘治斌意識到:只能走入風道北大巷!王世利掏出隨身攜帶的粉筆,在路石上書寫“此路不通,請走北大巷”,提醒其他工友。
搜救艱難中展開,救援工作明顯提速
二井口是出事工人的下井口,也是出煤口。據礦工介紹,井口部混凝土近40厘米厚,爆炸后卻“爛得像豆腐一樣”。
接到事故報告后,龍煤鶴崗分公司和新興煤礦立即啟動重大事故應急預案。
22日10時許,來自雙鴨山的一隊救援隊員正在緊急救援車內吃飯,一聲令下,隊員們放下沒啃完的饅頭立即集結。一位隊員說這是他到位后第三次下井,身背的是可供使用4小時的氧氣包及其他救援設備。
記者跟隨他們來到離二井口約50米的附井口。在井下溢出的漫漫煙氣中,指揮人員大聲對隊員們喊著一些救援注意事項。神情肅穆的隊員們隨即五人一車斗,沿著材料車道緩緩向井下駛去。
到22日,國家已經調集國內及黑龍江省內煤礦方面專家20余人現場參與制訂救援方案,在當地礦山救護大隊150人全員參與救援工作的基礎之上,又從雞西、雙鴨山、七臺河調集160名專業救護人員投入救援工作。
截至22日23時,井下通風已暢通,通訊、通電和井下運輸已部分暢通。救援工作明顯提速。
據介紹,事故中被搶救出來的63名受傷人員,已經分別被鶴崗礦業集團總醫院和鶴崗市興山人民醫院接治。鶴崗礦業集團總醫院收治的6名重傷員均已脫離生命危險。
22日,由安監總局局長駱琳擔任組長的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已成立,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已決定派員介入這一事故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