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代前后的港劇十大劇集
《楚留香》(1979)
無法追述這是否是鄭少秋趙雅芝的第一次情侶檔,但在10多年后的《戲說乾隆》中,我們依然能在那個風流倜儻的乾隆身上看到當年這個同樣玩著扇子的香帥的影子,而靈動可愛的蘇蓉蓉當時還沒有多少磨練,與汪明荃的剛烈硬朗比起來,也不過打個平手。
《上海灘》(1980)
這部戲在內地的傳播與接受,已經遠遠超出了制作人的初衷。黑道義氣,兄弟情仇,抗日烽火,種種通俗故事的要素共冶一爐,卻第一次打開了內地觀眾關于“娛樂產品”的眼界。對《上海灘》從演員到主題曲到服飾裝扮的膜拜,近三十年來依然經久不衰。
《霍元甲》(1981)
作為內地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霍元甲》當年萬人空巷的盛況引爆了“功夫熱”,《萬里長城永不倒》的旋律也唱進了人們的心。時至今日,黃元申出家多年,不覺讓人感慨滄海桑田。
《萬水千山總是情》(1982)
同樣的民國戲,不變的汪阿姐,不過男主角變?yōu)橹x賢。《萬水千山總是情》成為第一支進入內地音樂教材的粵語歌,而民族大義與兒女情長的雙重催淚彈,也一度是那個時代電視劇的制勝法寶。
《射雕》(1983)
大神級的金庸故事,加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演員演繹,近三十年來被改編的次數越多,越讓人覺得它的不可替代。
《少女慈禧》(亞視,1983)
劉雪華的成名作,也是內地曾經風靡一時的作品,那些年清宮的熱門題材是晚清,劉雪華的大眼還沒有被瓊瑤哭成空洞,而港人也完全不理什么正史桎梏,奕與慈禧的愛情戲說通俗大膽。
《流氓大亨》(1986)
80年代最優(yōu)秀的家族戲之一,奠定了后來家族戲的格局:豪門商戰(zhàn)、癡男怨女、極品奸人、開放式結局,鄭裕玲、劉嘉玲、周海媚貢獻了她們最樸素也是最出色的表演;吳啟華的極品爛人形象禍害他一直到《妙手仁心》才翻身。
《秦始皇》(亞視,1986)
劉永的秦始皇,劉松仁的荊軻,在長城拍攝實景,是當時實力尚強的亞視對歷史劇的一次大膽嘗試。
《絕代雙驕》(1988)
在這部片子中,日后顛倒眾生的梁朝偉還在走鬼馬路線,真正玉樹臨風的是此后銷聲匿跡的吳岱融。那個時代的TVB劇中已經顯示出后來徐克武俠電影里奇詭玄妙的美學風格,外景的局限反而刺激了布景的想象力,“惡人谷”陰森氣氛的營造儼然一個后現代幻境。
《義不容情》(1989)
黃日華憑借此片重回一線,溫兆倫則開創(chuàng)了奸角上位的先河,《一生何求》婉約得讓人肝腸寸斷,“人生若只如初見”,每個人的變遷竟是那樣滄海桑田。
《鹿鼎記》(1984,梁朝偉)
《神雕俠侶》(1983,劉德華)
進入候選沒有別的理由,實在只是因為我們在其中可以看到許多大牌們早年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