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危機對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影響有限
債務危機與金融衍生產品導致的危機不同,其杠桿率較低,傳染性不強。專家認為,迪拜債務的主要債權方——西方發達國家,在處理債務危機上有比較成熟的經驗。西方國家銀行或將沿用處理墨西哥、韓國企業債務危機時的方式,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危機國家政府提供救助資金,讓危機國家的企業債務轉化為政府債務,避免企業破產,保障銀行安全。
專家分析認為,由于全球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歐洲的商業銀行不缺乏流動性,并且債務危機可以通過延期解決,歐洲的銀行不太可能出現大的損失。
陳炳才認為,迪拜危機會影響全球經濟復蘇的說法缺乏論證。從全球目前的情況看,美國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的資金投向是金融資產,對實體經濟影響有限,即使退出寬松政策,相對于金融資產價格,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可以忽略。其他國家采取的寬松的信貸和財政政策,是針對實體經濟的,這種政策本身就決定了其退出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即便歐美主要國家因迪拜債務危機而改變經濟策略,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發生逆轉的可能性也不大。
債務危機引發對美元走勢關注
目前,除建設銀行稱還在統計調查外,其他幾家大型上市銀行和投資機構均表示幾乎沒有持有迪拜債務。專家據此認為,我國經濟不會受迪拜債務危機的直接牽連,重點須關注的是間接影響。
事實上,迪拜債務危機發生后,美元匯率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因為美元依舊是世界經濟最基本的價值評價體系,美元走勢的變化與否實際上是衡量迪拜危機影響程度的主要指標。
專家普遍認為,美元或在短期內出現反彈,但長期來看美元匯率貶值趨勢不會發生轉變。
陳炳才解釋說,美元匯率貶值是美國發展新能源和低碳經濟技術和產品的戰略需要,美元只有貶值或美元指數處于相對低的水平,才能使全球資源和能源價格處于較高價格水平,低碳經濟技術和產品才能有市場。
鑒于美元匯率貶值是一個長期趨勢,專家認為,人民幣應采取積極措施,抵消部分當前國際資源和能源價格高漲的影響。
有觀點認為,美元匯率貶值帶來的是外匯占款的人民幣資產相對升值,而對于外匯儲備,關鍵是找到收益率高于美元資產通貨膨脹率的投資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