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年輕人應打破超前消費幻夢樹立逐步過渡理性觀
據新浪網重慶房產頻道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在參加投票的1300多名網友中,超過7成的人已經成為房奴,月收入3000以下的占到了近50%,67%的受訪者房貸金額是家庭總收入的1/3以上,有的甚至占到了絕大部分。在成為房奴的感想一欄中,"為了買房,自己也失去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排在第一。
收入低、壓力大、困惑多,儼然成為了這群年輕房奴的真實寫照。
對此,重慶市社科院專家孫元明指出,房奴現象呈現的是一種值得警惕的社會風險,不應讓"房奴心理病"來降低整個社會的"幸福指數"。他提醒那些深受經濟壓力和心理焦慮雙重煎熬的年輕房奴們,應當從過度超前消費的幻夢中醒來,學學身邊父輩們量力而出的理性消費傳統。
孫元明認為,"房奴綜合癥"是現代社會住房需求被過分放大所致。"現在剛結婚的年輕人就想過一步到位的生活,大部分30歲左右的人就想達到上一輩50歲才能達到的生活狀態,缺少了逐步過渡的消費觀念。"
孫元明表示,中國的大部分家庭都認為房子是不動產,是延續家族血脈的重要因素。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購房就成為了一種剛性需求,"只要供需關系在,房價的‘高溫’就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針對這樣的現狀,孫元明建議,中國人可以適當改變傳統的購房觀點,在購置房屋這樣的大宗消費品時,消費觀念應該再冷靜和理性一些。年輕人只要準確把握自身財務狀況和理財計劃,按照梯級置業理念進行置業,不僅可以有家,還可以有效避免淪為房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