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屠夫學校”,陸步軒編教材
在生豬養殖業浸淫多年,他覺得這個行業最頭疼的不是資金問題,而是駐店刀手。“刀手的分割技術是決定利潤的重要環節,一個好的刀手需要歷經數年培養。”
今年8月份,曾因“長安賣肉”而轟動一時的北大才子陸步軒到廣州參加同學會,南北兩大“豬肉佬”見了面。而今已在西安長安區地方志辦公室工作并同時經營兩個豬肉檔口的陸步軒,出過一本名為《屠夫看世界》的書。早以“屠夫”自居的他,對“屠夫”的稀缺持相同看法。
于是,兩人一拍即合:辦全國首家“屠夫”學校。
“正在江門搞基礎建設,而陸步軒正在編教材。一個月內寫了三萬多字,包括生理學、營銷學和營養學等多種知識。”
陳生說,學校估計將采用半工半讀學制,時間一年左右,學費數千元,學業完成后直接進入天地集團工作。“目前正在跟教育廳申請,但不能叫‘屠夫專業’,得叫‘肉類切割專業’。”
他覺得,賣肉是一個被長期嚴重誤解的行業。其實,賣豬肉比賣電腦技術含量高得多。“賣電腦就是組裝各種硬件,之后賣給消費者,只需稍加學習便可。但對于賣豬肉而言,肥肉、瘦肉、排骨等如何去分割、如何搭配,決定了賣豬肉的贏利還是虧損,可變校很大。”
“除陸步軒外,公司里有經驗的刀手將是教師的主要陣營。”
目前主要是生源的問題,大學生可能不大想當屠夫,這是中國傳統觀念的問題,“但其實屠夫有基本工資,收入一般能在4000元以上,屠夫也是一個有前景的行業。”
他對這個行業駕輕就熟。“丁磊的生豬養殖基地今年剛選定,就宣稱最早明年年中首批生豬可出欄上市,這是不可能的,”他說,“從基地選定到首批豬出欄,一般需要兩年半的時間,明年丁磊豬是出不來的。”
“人力支出是投資,而非費用”
去年,天地集團“十萬年薪招研究生賣肉”新聞轟動一時。時至今日,他們怎樣了?
“其實不是真正賣豬肉,只是先讓他們體驗一下,但之后都是讓他們對檔口進行監督和提意見。”陳生說,“賣豬肉只是媒體炒作的噱頭。”
譬如,某個檔口從過去的一天賣兩頭豬縮減至1.25頭,問題出在哪,有何建議和意見?
研究生就派上用場了,他們得提意見,采納一個獎勵50塊錢,“采納的比例有50%”。
據介紹,天地集團2007年開始十萬年薪招研究生。07年招了2個,08年招了28個,“目前正在培養他們,今年可能不招研究生了。”
“一些企業很喜歡在固定資產方面投入,但卻把人才的投入當作費用,我們把它當作投資。公司費用要嚴控,但投資看重的是未來的回報。花在研究生身上的支出每年要十來萬,但他們成才后也許一年可以給企業帶來上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收入。所以不要太多考慮他們的工資支出,應更多關注他們能給企業帶來什么。”
不怕人才流失嗎?“其實公司福利很好,工資也不低,一些進來后工作幾年的研究生都買房了。而且,人才流失這個是每個企業不可避免的風險,我們只能盡量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