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兄弟20億總票房破影史紀錄的四大主力《混血王子》、《宿醉》、《福爾摩斯》、《溫情橄欖球》
華納兄弟明年的兩大票房主力《諸神的戰爭》和《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
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12月29日消息,華納兄弟影業帶來了一個震撼的新聞。盡管預估在首映周末三天內進賬6239萬美元的《福爾摩斯》的最終修正數據尚未出爐,但已可以確認——華納兄弟在即將結束的2009年度,在北美地區收入了超越20億美元的總票房,該數據刷新了去年由華納兄弟自己創造的17.67億美元,成為影史“單家發行公司年度票房總和”的歷代第一名。同時,在2009年度市場占有率高達19.7%的華納兄弟,再次成為全年表現最佳的電影發行公司,這也是新世紀以來自2001、2005、2008年度之后,華納兄弟第四次登上北美地區市場占有率的王座。
2001年度有《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領銜,2005年、2008年則分別由《蝙蝠俠:俠影之謎》和《蝙蝠俠:暗夜騎士》率隊,今年為華納的票房部隊統軍的則是3.02億美元的《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和2.77億美元的《宿醉》。細細算來,《老爺車》、《他沒那么喜歡你》、《黑色星期五》、《守望者》、《重回17歲》、《宿醉》(×2)、《混血王子》、《死神來了4》(×2)、《野獸國》、《溫情橄欖球》,共為華納兄弟在2009年內奪得了12次北美票房冠軍,再加上雖然屈居亞軍但仍表現不凡的《終結者2018》和《福爾摩斯》,有這么多華麗的戰績擺在票房榜單上,也難怪年終突破了20億大關。
1部3億級別的巨制、2部2億級別的票房黑馬(算上《溫情橄欖球》)、4部1億級別的大作(算上《福爾摩斯》,其實本片很可能隱秘著2億級別的潛力)以及6部6000萬至1億美元的叫座影片,……與其佩服華納兄弟成功挖掘到《哈利·波特》和《蝙蝠俠》兩個票房大寶藏,不如承認他們敏銳的商業嗅覺。近幾年隔三差五便放飛出像《宿醉》、《溫情橄欖球》、《老爺車》、《欲望都市》、《地心游記》、《我是傳奇》、《斯巴達300勇士》、《遺愿清單》之類的票房衛星,已屬不爭的事實。
而無論是將陸續上馬的《宿醉2》、《我是傳奇2》、《斯巴達300勇士前傳》、《快樂大腳2》、《糊涂偵探2》、《地心游記2》,還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哈利·波特》系列、《蝙蝠俠》系列、《羅漢》系列、《駭客帝國》系列,抑或利用《黑暗物質:黃金羅盤》慘敗的契機果斷地完全兼并新線,都顯示出——華納兄弟之所以成為21世紀的票房新貴,不僅擁有強大的開采能力,更具備恐怖的大工業流水線操作的執行力。
明年,華納兄弟將用《情人節》(Valentine's Day)在總統紀念日檔期復制《他沒那么喜歡你》,用《諸神的戰爭》(Clash of the Titans)來復制“《斯巴達300勇士》+《特洛伊》”,用新世紀翻拍版《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復制《黑色星期五》,用《臨盆待產》(DueDate)復制《宿醉》,用《欲望都市2》(Sex andThe City 2)和《貓狗大戰2:貓咪的復仇》(Cats & Dogs: Revenge of Kitty Galore)來延續《欲望都市1》和《貓狗大戰1》的成功;更為確保王朝的榮耀而將年底感恩節檔期的《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分成上下兩部,未雨綢繆地給2011年的暑期檔預留了另一半精彩。畢成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