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鼓樓,蒼然屹立。“萬世根本”——600年的風霜雨雪,讓鼓樓上朱元璋親書的四個大字愈發遒勁而厚重。人民乃國家之根本,土地乃農民之根本。這萬世根本,以無可阻擋的力量穿越時空,凝視滄桑。沈浩與它,有過不止一次的對視,每一次,都覺得字字千鈞。
村黨委副書記張秀華說,當時有人把這種土地流轉方式誤解為要收回土地,集體經營,許多群眾一時想不通,不支持;還有人當天同意簽流轉協議,第二天就變卦了。
沈浩說:“過去分田搞大包干是改革,現在搞土地流轉也是改革。”
一年除夕,張秀華接到沈浩的電話:“我在村里宿舍,過來陪陪我吧。”一進門,只見沈浩眼里含著淚水,委屈地說:“在村里搞土地流轉太難了,村民們不同意。”
對土地的摯愛,如同血液流淌在小崗人的血脈里。作為農民的兒子,沈浩深深地理解這一點,每一步改革他都愈加謹慎,在發展和保護農民權益方面尋找結合點,沈浩冥思苦想。
那年除夕,沈浩沒回家,而是挨家拜年,挨戶說服。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不僅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還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同時,要根據農民的意愿,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正是這個時候,總書記在小崗村的一席話給農民吃了“定心丸”,也讓沈浩心里敞亮多了。
成立村民土地流轉理事會,規范流轉程序,發揮村民自身作用……改革,要平衡多元的利益訴求;改革,免不了有意見碰撞。為了土地,大家每次開會免不了爭幾句,有時意見分歧很大,但思路在爭論中逐漸明朗,共識在交流中逐漸形成。
小崗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
2009年1月8日,小崗村與“美國GLG集團”、“從玉菜業”、“瑤海”、“天下一碗”簽下四份投資大單。招商引資,對小崗的發展是關鍵一環。
GLG集團要在小崗建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項目馬上要開始建設,地面必須平整。時間只有5天,最大的難題是遷墳。
遷祖墳,在農村是天大的事。2009年4月12日,村“兩委”開會,挨家挨戶動員。4月14日,村干部帶頭鋸樹、遷墳,第二天,村民們全動起來了,最多的一家遷了12座祖墳。
響徹荒野的爆竹聲中,村民韓慶江家爺仨哭著給祖先磕頭:“咱小崗村要發展,今天給你們搬家了。”
此情此景,沈浩淚水奪眶而出,抱拳三作揖,高聲道:“先人們,沈浩向你們道謝了!父老鄉親,謝謝你們支持小崗村工作!謝謝你們支持咱們子孫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