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斷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從元旦至今的幾天,他們在車行選車時發現,在新車的前擋風玻璃上貼了一張黃色的紙,上面寫著“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這在以往是沒有的。據記者了解,這是工信部的新規定,從2010年1月1日起,車企必須在車輛出廠前在車身上粘貼實際油耗標識,數據源自工信部的最新檢測。
????油耗不再由車企說了算
????油耗標識成新車“出生紙”
????“上面不僅標有發動機的型號、功率、整備質量、燃料類型等資料,而且有車輛的油耗說明,包括市區工況、綜合工況、市郊工況,好詳細呀!”市民吳卓林對記者說。他是1月3日去買車時見到的,如此詳盡的參數讓他一目了然,快速就能了解到新車的總體情況,是名副其實的明明白白消費。很多市民都紛紛對這一小小黃標識表示了歡迎和肯定。
????據記者了解,工信部規定,從1月1日起,將建立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公示制度,首期共涉及了105家企業的5923個車型。除了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門戶網站公示外,車企必須在車輛出廠前在車身上粘貼實際油耗標識,購車后消費者可自行撕下該標識。同時,工信部網站正式推出“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通告”專欄,消費者可查詢在售國產車和進口車在市區、市郊、綜合三種工況下的油耗數據。而據權威部門透露,該通告發布的數據是經工信部指定檢測機構、并按照統一的檢測方法檢測,之后企業填寫油耗標識并張貼于車上,同時報樣本給工信部,工信部再公開這些數據,其中進口汽車則經質檢總局指定檢測機構檢測。此外,工信部還將根據企業報送的備案情況每月更新“ 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通告”,消費者可以隨時登錄網站查看。
????在我市的東風日產合利豐專營店、廣汽本田廣梧店和弘瑯、順楓達等車行,記者都見到了粘貼有油耗標識的新車。據這些經售商介紹,凡是1月1日以后出廠的新車都帶有此標識,沒粘貼有的小部分是去年的庫存車,不影響市民購買。
????市民不再怕被忽悠
????“以前買車商家說的油耗與實際油耗出入挺大的。”老車主龍華鋒說。以他開的某品牌兩廂車為例,廠家測試的油耗是5升/百公里,但在實際行駛中,在高速公路上要6.5升/百公里,在市區開更是要到9升/百公里,各種路況平均下來差不多需要8升/百公里,每百公里油耗比廠家的值高出3升。“作為消費者,不能說被騙,但廠家的標準顯然起不到參考作用,這對購車的人來說也是一種誤導。”龍華鋒說。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車主普遍反映自己愛車的實際油耗比經銷商報的油耗要高。
????一位從事汽車銷售多年的業內人士介紹說,經銷商通常所說的油耗一般都是理論油耗,所謂“理論油耗”,是指90公里或60公里等速時的油耗,是在等速、無風等特定環境下產生的,還排除了剎車、起步、爬坡、下坡等各種因素。而日常的實際駕駛,是要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的,實際油耗自然就大相徑庭。
????據了解,這次工信部公布的燃料消耗量標識上的數據完全由工信部授權的檢測部門,在專門建成的高科技道路上進行測試所得,與以前完全由汽車廠家自行測試截然不同。“以往汽車的真實油耗是多少都由汽車廠家說了算,以后有工信部的數據作參考,就讓我們覺得更真實可信了。”準車主小莫說。
????新油耗標準比較靠譜
????那么,工信部公布的油耗數據是否“靠譜”呢?就此問題記者采記了一些新車主。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與實際油耗還是比較接近的。”2009年12月25日剛提到本田鋒范的譚小姐說。在拿到新車時,譚小姐并沒有太留意這個油耗標識,因為覺得應該不太準,當知道上面公布的油耗數據來自于工信部時,她才認真作了一下自測。“我這些天都在市區行駛,百公里油耗是8.4升,標識上標的市區工況是9.2升,非常接近。”譚小姐說。而另一名朗逸的車主朱先生也表示,根據工信部公布的“實際油耗”顯示,自己這輛車的綜合工況下油耗為每百公里7.9升,與自己自測的數據相當接近。
????對于油耗的問題,廣汽本田廣梧店的謝培新經理說,黃標識上的數據大家只可用來作參考,不會百分百準確,因為廣西的情況比較特殊,使用的是乙醇汽油,而汽車油耗測試是按純汽油來做的,因此就算在使用過程中的實際油耗比工信部公布的值略有上浮,都屬于正常現象,而且在實際駕駛中,油耗與駕駛習慣、發動機重量、路況等很多因素有關,不應只看油耗標準的數據來作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