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莫麗娜
2009年,撥開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陰霾,我們共同見證了梧州工業產業加快發展、城市建設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增長的努力探索和實踐。更加令我們欣喜的是,在這種探索和實踐中,市委、市政府始終懷著“民生情懷”,堅持把民生工作擺在首位,深入傾聽民聲,扎實為民辦事,真誠為民負責,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讓百姓在經濟發展中受益。
傾聽民聲解決民憂
民聲連著民生。要很好地解決民生問題,必須善于了解群眾心聲,傾聽群眾意見。
接待群眾來信來訪,是傾聽民聲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去年的信訪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劉志勇曾語重心長地提出:“要把關注和解決民生問題放在首位,帶著對黨忠誠和關心群眾、為群眾服務的感情來開展工作,推進信訪工作有效開展。”誠然,市委、市政府的施政理念和工作思路中,始終貫穿著這樣的“民生情懷”。
去年7月份,劉志勇在市信訪辦接待來訪群眾。他細心傾聽群眾訴求,無論是城市建設影響群眾出行的“大問題”,還是垃圾池臭味破壞居住環境的“小事情”,他都一一記錄在案并當面承諾:“事關群眾利益的事情都是大事,你們提出來的問題,我們會一一進行查實,與有關部門對接,加強監督并責令整改。”為了盡快解決問題,解除群眾疑慮,他還親自去到問題現場督查指導。“我們一起到現場去”,這句鏗鏘有力的話,溫暖了許多群眾的心。市長王凱在接訪群眾時,也對信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說,除了已經實行的市領導定期接訪外,各職能部門特別是國土、建規、市政等部門也要主動接訪,主動尋找信訪線索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2009年,全市黨政系統受理信訪量近1.2萬件人次,其中立案939件,結案892件,結案率達95%。
群眾的事情群眾說了算,這是市委、市政府重視“民聲”的重要體現。從2008年12月份開始,市委、市政府就組織有關部門根據群眾反映的意愿,擬定了2009年為民辦實事的15個候選項目,并將這些候選項目在全市新聞媒體進行公布,公開征集群眾意見和建議。此舉一出,在全市引起了強烈反響,“市委、市政府第一次向市民征集為民辦實事項目,體現了政府執政為民意識的增強,這將使政府的決策更加科學,更合民心、順民意”。在群眾的廣泛參與下,2009年市政府為民辦十二件實事出臺,“問計于民”才能更好地“執政為民”在這里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