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白云山的工作人員把山上小葉榕樹枝干上眾多衍生的氣根用牽引的方法引向地面,氣根根據(jù)不同的牽引造型不斷地生長,最后形成獨特的樹木奇觀。目前,白云上園容部正著力把山上的小葉榕打造成“一木成林”的榕樹奇特景觀。 蒙紹松 攝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曾燕 通訊員 梁展)在白云山云翠谷景區(qū),不少晨練市民經(jīng)過幾棵粗壯茂盛的小葉榕時,很是奇怪,不時指指點點。市民被眼前的景象迷惑了:明明看起來很健康的樹干,為什么要在下方用十多根長短不一的竹竿進行支撐呢?景區(qū)工作人員解釋,這是景區(qū)正在進行“獨木成林”試驗,竹竿是為了“呵護”生長其中的榕樹氣根。
“土辦法”促獨木成林
白云山景區(qū)作為森林式的公園,林木十分茂密。多年來,上山公路沿線、主要景點種植著許多大榕樹,由于這些大榕樹在眾多的樹木中,顯得十分普通,并沒有引起游客的注意。為提高這些榕樹的觀賞價值,豐富觀賞效果,自2008年以來,工作人員對景區(qū)內(nèi)的榕樹開始進行較大規(guī)模的“獨木成林”試驗。
白云山景區(qū)管理處園容部部長郭麗霞解釋,所謂的“獨木成林”,是工作人員利用榕樹根系比較發(fā)達的特性,通過人工牽引其氣根,或通過種植小樹靠接到大榕樹的枝條上作為其根系的一部分,將大榕樹豐富的根系牽引至地面,形成獨木成林的獨特景觀。
由于榕樹氣根未接觸地面前,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較高,長勢慢且易枯萎,加上試驗資金有限,為保護好氣根,工作人員采用了“土辦法”。先在一棵大榕樹枝干上根據(jù)均勻分布的造型原則,選定生長旺盛的氣根,然后用事先準備好破開兩半、內(nèi)部填裝滿營養(yǎng)土的竹竿,小心翼翼地將氣根完全包裹,再用鐵絲扎緊,最后將竹竿一頭埋入地面。
“這是我們?nèi)ツ?月份‘包’的氣根,原來只有50多厘米,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到2米多了?!惫愊贾钢豢么箝艠涞臍飧f。這棵地徑80多厘米的小葉榕位于云翠谷,是工作人員最早選定開始試驗的榕樹之一。兩年多來,工作人員在樹身、枝干“種”了十多根竹竿。郭麗霞說,只要氣根長入地面,就可自行生長,3年以后便可“破竹”。作為一個科研項目,對景區(qū)內(nèi)做試驗的榕樹的每條氣根,工作人員細致地做好編號,定期觀察、記錄其生長情況。目前,蘑菇亭、云翠谷的“獨木成林”試驗已初見成效,最粗的氣根直徑已經(jīng)約有20多厘米,儼然一棵小樹。
試驗曾遭市民破壞
“這些氣根很脆弱,不好打理,不定期看護的話,很容易枯萎?!?郭麗霞告訴記者,他們選定的氣根矮的離地面約1米,高的達到4米,竹竿“包”好之后需一個星期澆一次水,否則竹竿內(nèi)的泥土板結(jié)、脫落,影響氣根生長。由于有的氣根位置太高,工作人員需踏上幾米高的梯子,從竹竿頂部慢慢將泥土澆透,需要很長的時間。
“其實,這些都還好辦,我們最怕一些不文明市民的破壞?!惫愊紟е浾邅淼揭豢么箝艠湎?,樹身2根足有成人3個指頭粗細的氣根被市民硬生生地割斷,工作人員不得已在被割斷的氣根旁重新牽引一條氣根。“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一些市民趁工作人員不注意,偷偷將氣根割斷,對我們的試驗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市民不破壞的話,在2011年之前我們可以完工”,郭麗霞肯定地說。
若成功將全面推廣
其實,此前工作人員在景區(qū)內(nèi)看到長勢較好的氣根會有意識地將其培育,但都是小打小鬧。為了進一步整合現(xiàn)有旅游資源,爭創(chuàng)AAAA級景區(qū),推動我市創(chuàng)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園林城市建設(shè),同時為市民營造一個更好休閑所在,景區(qū)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獨木成林”試驗。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這樣大規(guī)模的開展在梧州市內(nèi)還是首次。試驗成功后,他們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在景區(qū)內(nèi)全面推廣,打造城市中心的“綠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