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區女性結婚登記年齡一年比一年晚
“都市剩女”族群日益擴大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穎 通訊員 彭雪梅)三八婦女節又至,都市“剩女”們的婚姻問題再度引起社會的關注。近日,梧州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與基層政權科一項不完全統計顯示,市區女性的結婚年齡正呈現出逐年推遲的趨勢。“剩女”們該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記者就此展開了采訪。
“眼界”高難覓理想對象
“不是不想結婚,只是沒遇見好的。”梧州市某機關公務員張小姐今年29歲,眼看著身邊同齡的姐妹們都先后走進婚姻殿堂,“說不著急是騙人的。”張小姐說,自己大學讀的是文科,整個系400多人里只有幾十位男生,可選擇范圍太小,難以找到理想對象。現在工作穩定了,是時候該找個穩定的男朋友了,可看看身邊的男人,似乎又找不到合適的。至于對男方的要求,張小姐表示,自己年紀不小了,起碼要找一個有房子的,家庭經濟條件優越的更好,其他方面則看感覺。
“梧州市區女性結婚登記的年齡一年比一年晚。”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與基層政權科相關負責人彭雪梅表示,女性結婚年齡推遲,意味著都市“剩女”群體在擴大。現代都市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一般大學畢業以后就已經二十三四歲了,畢業以后還要忙著找工作,再過兩年工作穩定下來,想找個男朋友結婚的時候,卻發現同齡的男性要么有了對象,要么自己看不上。
就西江都市報聯同梧州零距離網及共青團梧州市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大型交友聯誼活動“玫瑰牽手吧”的開展情況來看,開展活動時就經常出現參與活動的女性人數比例占大多數的現象。不少參與活動的女會員是“三高”人士(高收入,高學歷,高年齡),但由于自身條件優越,她們往往對男性提出了車子、存款、學歷等‘硬指標’。但男性往往對女性的‘硬件’沒有太多的要求,只在年輕貌美、性格溫柔等‘軟件’方面要求較多,這無疑就形成了一個需求差。”
不選“最好”選“最適合”
“擇偶條件要求‘高大全’是都市‘剩女’們難找對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梁潔華表示,人一旦走出社會,對戀愛和婚姻的考慮就會更加注重現實條件。年輕時往往交往著一個對象,又期盼著能遇到條件更好的,一直搖擺不定的心態將不少女性拽到了“剩女”的行列。
“嫁個有錢人,可以少奮斗幾十年。”社會上普遍流行著這樣的說法,女人要過上好的生活,就要找一個物質條件好的男人。這樣的觀點對不少女性造成了影響,但現實是社會中的男性仍是工薪階層較多,年紀輕輕就有車有房的較少,這使得剩女們的選擇范圍更加“縮水”。另外,不少“剩女”在完成了一天的高壓工作以后,下班寧愿“宅”在家里上網、煲連續劇,也懶得出外參與朋友聚會、交際應酬等活動,使得自己的生活圈逐漸簡化為“單位-家”這兩點一線,認識異性的機會自然更少了。
不少心理咨詢師建議,“剩女”們在擇偶時要保持獨立思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找尋適合自己的對象。“高大全”的理想男人是不存在的,想要擁有這個男人的優點就必須同時接納他的缺點。梁潔華還指出,優越的物質條件不是幸福婚姻成立的唯一條件,“剩女”們不必片面追求物質條件,而是多注重心靈交流和情投意合,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配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