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再度“亢奮” 北京一日現三地王
????自2003年以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陷入了“越調越漲”的怪圈,政府對住宅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逐年頻繁,幾乎是“一年一調”,房價也隨之“一年一漲”。這種怪圈以“調控—觀望—反彈”的形式出現,每經歷一次循環往復,房價都會攀升到一個新高點。
????調不完的政策漲不停的房價
????自實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來,房價就一直牽動著國民的心,于今尤甚。“兩會”前夕,包括新華網在內的多家網站發起的實時調查顯示,住房問題以高票位列網民關注的民生話題之首。
????在全國政協收到的各項提案中,關于住房問題的提案幾乎占據半壁江山。近年來,政府針對住房問題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實質上是以調控房價為重心,但在現實社會經濟生活中,房價越調越漲、“房奴”越來越多已成公認的事實。業內有專家認為,2010年是“后金融危機時期”的關鍵一年,中國經濟能否平穩運行,很大程度將取決于能否破解房價畸高這一住房難題。
????“調控”與“民愿”的距離
????近年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陷入了“越調越漲”的怪圈,這種怪圈以“調控—觀望—反彈”的形式出現,每經歷一次循環往復,房價都會攀升到一個新高點。自2003年以來,政府對住宅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逐年頻繁,幾乎是“一年一調”,房價也隨之“一年一漲”。
????2003年,國務院18號文件提出:“房地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被正式賦予產業的定義。自此,我國房價便開始了以每年兩位數的增幅快速攀升:
????2004年,全國住宅的平均售價從2003年的2197元/平方米上漲至2608元/平方米,漲幅高達18.7%;
????2005年,全國住宅平均售價繼續上漲12.6%。為穩住房價,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連續出臺了兩個“國八條”,國家出手控制房價自此正式拉開序幕;
????2006年,“國六條”繼續出臺,使2006年全國住宅價格漲幅降到兩位數以下。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 .4%,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6.3%;
????2007年,市場經過一段觀望后,再度出現房價大幅上漲的一個高峰,全國住宅平均售價增長率達到16 .86%,住房銷售平均價格達到3645元/平方米。當年8月國務院出臺24號文件,指出“住房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強調了住房與民生之間的重要關系,并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出發采取了一系列的調控措施,不再把房地產單純看為“支柱產業”;
????2008年,全國住宅平均售價的漲幅為7.5%,再度回到兩位數以下。由于遭遇金融危機,為實現“保增長”的任務,房地產的“支柱產業”定位又再度受到重視,并承擔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2009年,房價在經過3、4月份的“小陽春”之后,再度進入瘋漲期。據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截止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住宅平均售價達到4600元/平方米,比2008年均價上漲了1000元/平方米,創下26個月漲幅新高。其中,深圳、杭州、南京、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鎮住宅市場的平均銷售價格已從2003年的每平方米2197元上漲到了每平方米4600元。可以看到,政策的宏觀調控在抑制房價漲幅過高方面沒有取得預期成效,老百姓工資的增長水平遠遠趕不上房價的增長水平,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望房興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