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29日電 題:開啟人類和諧進步的明天——獻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新華社記者肖春飛、許曉青
????上海世博會的大幕即將在黃浦江畔開啟。在人類文明長路上傳遞159年的和諧進步的接力棒,來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3億中華兒女向世界張開了熱情的雙臂。
????這是全世界的空前歡聚,是全人類的光榮與夢想,是一個民族百年悠長夢想的圓夢時刻……
????(小標題)世博園就是一個小小的“地球村”,這里寄托了人類的共同夢想:創造一個和諧的世界,創造人類和平幸福的生活。中國,將為此作出新貢獻
????音樂響起,雄渾激昂。黑暗深處,夢幻般浮現出一個蔚藍色的星球,緩緩旋轉,晨昏交替……這是上海世博會沙特阿拉伯館360度巨幕三維屏幕呈現出的一幕,游客猶如懸浮在浩瀚壯麗的太空中,俯瞰人類共同居住的地球。
????從屏幕上“遙遠的太空”俯瞰地球,這個充滿紛擾與爭斗的地方,被簡化成代表水和生命的蔚藍色,它是不同國家、種族、地域的人們的共同家園。
????世博會,超越了信仰、種族、地域,把世界匯聚在和平、進步、友愛、合作的世博大家庭里,展示了人類對和平、和諧的美好愿望和不懈追求。
????世博會,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靜下心來思考與夢想的機會。
????1919年,上海。
????一對猶太夫妻迎來了女兒維多利亞·賽多夫的誕生。90年后的2009年,維多利亞·賽多夫的兒子哈伊姆贏得了設計、建造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色列國家館的政府招標。
????遠遠看去,以色列館就像是緊握在一起的兩只手,互相支撐。哈伊姆說:“我的家族曾與中國結緣?,F在以色列館在我的手里建成,實現了我的家族、以色列與中國友誼的又一次輪回。”
????1920年,維多利亞·賽多夫離開上海;十幾年后,遭受納粹迫害、居住在德國及德占地區的猶太人遠逃他鄉,上海朝他們張開雙臂。二戰中,有600萬名猶太人在歐洲慘遭殺害,而在上海的近3萬猶太人除了病老死亡外,都生存了下來。
????“我用我的建筑來感恩。” 哈伊姆說,“感謝上海當年收留了大批猶太人,中國人好客、包容、愛好和平,我向中國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p>
????雙手緊握、互相支撐,這是一個以色列人所理解的中國文化中的“和”。
????中華民族歷來熱愛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諧,“和”的思想,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里……
????1939年,紐約。
????波蘭政府給紐約世博會送來了一尊14世紀的國王亞蓋洛的塑像參展,這尊本來計劃在閉幕后運回波蘭的塑像,再也沒法回到她的祖國——在距離紐約世博會閉幕還有兩個月的時候,德軍入侵波蘭——塑像直到今天仍擺放在紐約中央公園,俯瞰著一池碧水,訴說著歷史滄桑。
????紐約世博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后一次世博會,當這一盛會重返世界時,已經是19年之后。因為戰爭,世博會歷史上出現了長段的空白,令后人欷歔、嘆息。
????在二十世紀,人類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但是,人類渴望和平的腳步沒有停止,人類建設和諧世界的愿望沒有由此而消亡,人們通過舉辦世博會來傳播友誼、交流合作的傳統延綿至今,歷久彌新。
????2010年,上海。
????“小美人魚”來了!自從1913年落成以來,她還從未離開過哥本哈根港灣。因為上海世博會,她第一次走進了廣袤的世界。
????當今世界,需要美好的童話來慰藉人們的心靈,更需要共同努力,來創造、維護人類共同家園童話般的美好,來探討、求索一個和諧的世界,世博會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多國元首與政要將出席開幕式,預計7000萬人次中外觀眾參觀……上海世博會,成為當今世界全人類空前的歡聚。這當中,中國倡導的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無疑對世界產生了吸引力,得到了世界的廣泛認同。
????2005年4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雅加達亞非峰會上提出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2005年9月15日,在紀念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胡錦濤全面闡述了和諧世界理念的深刻內涵。此后,“建設和諧世界”這個充滿東方智慧的新名詞,頻頻出現在重大國際場合,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名片。
????“建立以和為貴、以人為本、人與人相敬相愛、人與自然相近相親的和諧世界,是世博大家庭不滅的理想。這與國際社會致力于推動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精神相得益彰,使弘揚世博精神成為人類的共同追求。”2009年11月13日,溫家寶總理在第七屆上海世博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中說。
????(小標題)159年來,歷屆世博會以“進步”作為核心主題,不斷推動人類文明邁上新臺階。上海,將成為一個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新起點
????1889,巴黎。
????人們排三個小時的隊,就為了聽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瑪麗有只小羊羔……”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風靡巴黎。
????愛迪生所有的重要發明,都是在世博會上引起轟動、走向世界的。不僅是愛迪生,歷數那些改變世界面貌、人類生活的發明,幾乎都是首先在世博會上登臺亮相,此后才風靡全球。
????“一切始于世博會”的名言能得到廣泛認同,正因為世博會的發展歷史也是人類近代文明的編年史。
????如今,上海世博會開幕在即,人類近代文明的編年史的最新一章,將從中國寫起。
????這一章的重要內容,將是“世博會推進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世博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貼上了創新的標簽。上海世博會必將在古老的中國進一步催生創新激情,推進中國現代化的前進歷程。
????1867年,巴黎。
????無數巴黎人圍在一個鋼鐵怪物前,嘖嘖贊嘆。這一屆的巴黎世博會上,展出了一尊重達50噸、能發射1000磅炮彈的克虜伯大炮。
????盛大的巴黎世博會閉幕三年后,普法戰爭爆發。3年前在巴黎世博會上展出的克虜伯大炮,轟開了巴黎大門。
????科技,其實是“雙刃劍”。對科學的關注及反思,幾乎貫穿了二十世紀世博會辦展的整個過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世博會上,人文精神的科技化和科學技術的人文化,已形成共識。
????這何嘗不是人類進步的心路歷程--從科學的崇拜到科學的反思,從迷信物質到關心人性,從“以大為美”到“以人為本”。
????1974年,斯波坎。
????“奇跡”在這座小城發生:斯波坎世博園建成之后,第一批在清冽的斯波坎河上筑巢安家的“居民”,是因為污染已經離開此地半個世紀的加拿大鵝。
????地處美國西北部的斯波坎,是世博會有史以來最小的舉辦地。但是,至今人們還無法忘記這個小城。答案很簡單:這是歷史上首次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世博會,主題發人深省:“無污染的進步”――斯波坎,成為一個反思人類發展道路的起點。
????從恐懼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對自然無盡止的索取,今天,人類開始尋求與自然的和諧,尋求可持續發展。
????1994年,“可持續發展”寫入中國國家發展戰略;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寫進了“建設生態文明”。
????在上海世博園,綠色、節能、低碳,是共同的主題。追求無污染的進步,是人類擁有美好明天的唯一選擇!
????2010年,上海。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上海世博會的主題,世博會歷史上第一個城市主題。基于中國對城市化發展的自我反思,更是中國對人類作出的新貢獻。
????城市意味著財富與機會,但“城市病”也如影隨形地產生了?!俺鞘?,讓生活更美好”,得到了世界廣泛的響應和認同。
????中國正處于快速城市化的關鍵時刻,全球人口第一大國的快速城市化,無疑將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如何通過科學發展,讓城市成為人們能夠過上有尊嚴、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滿希望的美滿生活的地方?中國在城市化大潮中的探索,對于世界而言,彌足珍貴。
????世博大幕將啟,人類對美好明天的新期待,也將在浦江之濱開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