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張鑫)自今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后,梧州與東盟雙邊貿易駛上了快車道。但4月份,梧州與東盟的貿易總額環比卻出現大幅回落。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外憂,本地企業還是未能充分利用優惠政策。
據海關統計,4月份梧州與東盟貿易進出口432.9萬美元,增長32.9%,環比下降71.3%。貿易總體雖保持著增長態勢,但4月份貿易規模環比卻較之3月份出現了大幅回落。
據了解,本月國有企業占據梧州與東盟貿易主力,私營企業則表現欠佳。新加坡仍居最大貿易伙伴地位,馬來西亞和泰國位列二、三位。業內人士分析,貿易總額環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我市企業對自貿區優惠政策利用還很不充分。
由于信息渠道的不暢通,很多企業對自貿區思想準備不足,不了解原產地證書的優勢,加上申請原產地證書手續繁瑣,企業申領熱情不高。有關數據顯示,我國企業對自貿區優惠政策的利用率不足10%,這種情況在梧州同樣存在。梧州檢驗檢疫局資料顯示,在該局注冊備案的進出口企業有605家,但是申請中國-東盟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的企業還不到20家,本地企業對自貿區優惠政策的利用還不到位。
此外。目前部分東盟國家政局不穩和貿易保護主義日趨抬頭,也對本地區的進出口貿易造成一定障礙。近期泰國“紅衫軍”反政府集會游行令泰國國內局勢動蕩不安,使泰國的消費、出口、旅游和生產受到嚴重影響。越南計劃于4月30前完成制定限制非必須農產品、食品進口的商品目錄,加強對通過貿易、邊貿、邊民互市進口商品的檢查,也將對其他產品出口造成阻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