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寧區8萬學生校服‘被統一’,最貴一套325元”。聞者驚悚,這校服是不是有點貴了?
????一套325元的校服,相信很多家庭都買得起,但它真的是必需品嗎?作為消費者的學生,究竟需不需要買這套高價的校服?學校可否設計幾類相同款式、不同質量、不同價格的校服,以滿足不同層次家庭的學生需求。
????筆者的孩子從入幼兒園到高中畢業,所有的園服、校服加起來大大小小足有二十多套,有了統一的校服,還需要訂購統一的學區服、市服,春秋夏冬,林林總總,數不勝數。一般學生,小學起碼要買兩次校服,初中最少要買一次,高中階段如仍在同一間學校就讀的還可以將就,或許能少買一次。而孩子在另一間學校讀高中的話,則肯定要再買一次校服。
????南京江寧區真是費盡心機,“讓人意外的是,江寧區校服的設計不只是在服裝上,還同時提供了學生健康鞋的選配”,連學生皮鞋都準備周到了,真是“無微不至”。就校服而言,對困難家庭來說,昂貴的費用、重復的支出,必定不堪重負。看來,減負不僅僅是要減輕學生沉重的學習任務,減負還應減去家長為孩子校服等支出的高額費用。
????“在學校的常規要求下,孩子更多時候是身著校服,就省下了很多研究穿著、攀比名牌的時間和心思,這樣反而讓孩子能夠更安心地讀書。”當地教育部門如此解釋,看來真的要很好地感謝這類特別校服的倡導者和推銷者。不過,與其煞費心思在向學生推銷和買賣校服之事上,不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來。這樣,于學生、學校和社會都是功德無量之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