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期間,由于過分強調經濟效益;忽視社會公益等種種原因,我國許多城市的公共廁所相繼實行入廁收費,有的城市甚至實行“入廁高消費”,每人每次竟然收費0.5元至1元不等,廣大市民對此頗有微詞。
????公廁,顧名思義,是屬于公共設施,理應姓“公”。令人深感高興與欣慰的是,在一片“還公廁于民”的呼吁聲中,近10年來,我國已經有許多城市順應民意,相繼恢復實行了公廁免費開放。例如:桂林市就率先于2000年10月1日把新興建的500多座公廁,全部向市民和各地來該市的游客免費開放;南寧市也不甘“落伍”,從2001年11月1日起,全桂林市所有的公廁向市民和來該市的各地旅客免費開放。
????筆者在為桂林市和南寧市“還廁于民”的明智之舉鼓掌叫好之時,不禁聯想到我市的公廁現狀:我市目前的公廁不僅數量偏少,而且大都陳舊落后,分布也很不合理,特別是“現代化”和免費公廁更如鳳毛麟角,與我市優秀旅游城市的光榮稱號和文明形象極不協調。長期以來“如廁難”問題,已經成為廣大市民和來梧游客的一大難題。
????最近幾年,梧州市的建設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市容市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外來旅游觀光的客人與日俱增。筆者認為,梧州市也可借鑒桂林市和南寧市等兄弟城市的經驗,改造原來陳舊落后的公廁,適當增建一些“現代化”的新公廁,并且分布合理,方便廣大市民和外來游客如廁,爭取早日把全市所有的公廁,免費向廣大市民和游客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