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老茶、老桌,近100年的悠悠時光就在這呷茶中晃晃蕩蕩地流淌過了。茶浸透了每一個日子,茶湯穿腸的那一刻,人忘記了塵世間的煩惱,感到了神仙般滿足。】
????一個非常偶然的機緣,我走進廈門老市區的深處,才發現在那深深的巷子里頭,有著我望不到盡頭的各色生活。這些生活因為主人的不同,或緊閉、或敞開;或神秘,或平實;或奢華、或簡樸;或有著不同尋常的迭宕歷史,或有著家常里短的凡人故事。

????閩南人喜歡泡茶,泡茶已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而且男人們喜歡三三倆倆固定聚在一起“呷茶話仙”,“茶桌兒”就出現了。 廈門現存有三、四處著名的“老茶桌”,位于老市區后廳衙巷100號的“老茶桌”和它的門牌號一樣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是廈門最老的“茶桌”。老舊的屋檐、老舊的墻根,老舊的店門,還未走進老屋我已聞到了老舊的茶香,那種浸泡過無數生活酸甜苦辣的味道,厚實,穩重。
????記得二十二年前,大學剛畢業那會兒,到廈門建行參加工作。營業部里上了年紀的老師傅總是早早地到單位燒水泡茶,老師傅說只有那一杯濃得像“醬油水”一樣的烏龍茶喝下去,一天才會有精神。老師傅當年喝的茶都是那種5元錢一包的“海堤牌”鐵觀音,有時也喝2元錢一包的“一枝春”或“云香”。“海堤牌“鐵觀音的包裝盒子是褐色的,上面畫有一尊觀音大佛。記得那年月先生在鼓浪嶼長大后漂洋過海定居在國外的舅舅們每一次回國探親必帶的家鄉的東西其中有一樣一定是“海堤牌”鐵觀音。老師傅的搪瓷茶缸經年累月地被濃茶熏染,留下了一層厚厚的茶垢,他們從不洗去,誠然師傅們也在這歲月茶色的浸泡中慢慢地成了深諳生活之道的“茶仙”了。
????“老茶桌”始于清末民初,泡的都是福建的烏龍茶,主要服務于街坊百姓。雖然偏居于陋巷一隅,興旺時,茶客絡繹不絕,茶桌擺到了門口,墻腳。茶店還開了一扇窗口,賣些茶點、香煙,做些日用百貨的小買賣。如今生意淡了,窗子也用舊木板封起來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細心的店主人在茶店的拐角處立了一塊花崗巖,石板不大,卻足于擋去板車、自行車、摩托車不慎碰到茶客之危險。茶客們樂于安身在深巷里的這一處悠悠的天光中,從太陽升起坐到太陽落下,從人聲喧嘩坐到萬簌靜寂,或許每個人那一刻都會有“今夕不知是何年”的恍惚感覺呢。

????“老茶桌”現在的主人林先生也有50多歲了,戴著厚厚的眼鏡,和父親一樣,樸實、熱情。林先生說其實靠“老茶桌”掙不了什么錢,勉強度度日,但緣于那一份割舍不了的深厚感情,他會一直堅守著這一脈市井傳統生活的“老根”,也期待它有一天能夠重現往日熱鬧的生機。 “老茶桌”的茶客大都是從年輕時就在“老茶桌”泡茶一直“泡”到老的老兄弟,現在孩子們發達了,他們搬出了老市區,住上了寬敞的大房子。但他們仍隔三岔五地相約回到“老茶桌”前,點上一根煙,泡上一壺茶,喝上幾杯喝了一輩子的老茶。他們說只有回到這里,才是真正回到了“老廈門”,回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家園”。
????茶客們在“老茶桌”只要有位子就可以坐下,要上一泡茶。每一泡茶帶一壺開水,一套紫砂的茶具,一個茶碗。水是可以續的,茶碗是用來溫茶用的,茶要喝熱的才好喝,才有味。茶具都是有多年茶齡的,茶壺和茶杯上面有著厚厚的茶垢。會喝茶的人都不舍得洗掉那些黑黑的茶垢,因為有了它們泡出來的茶很不一般,特別得醇香,而且它也體現了喝茶人的資歷夠不夠老呢。“老茶桌”里供應的茶是專門從安溪運來的烏龍茶,茶經過發酵炒過,泡出來的茶湯特別好看,而且養胃,深得茶客的喜愛。許多人一輩子就愛這一味,即便漂洋過海,回來了,也會特別回來泡上一壺,滿足多年思鄉的心愿。偶爾茶客們也會叫上一泡著名的“海堤”牌鐵觀音,換一下口味。茶泡了,也喝了,接下來就是“話仙”了。茶客們天南地北地侃,直說到肚子餓得開始叫了,或電話響家人開始喊回了,才會個個起身沿著巷子、或坐上車回各自的家。
????“老茶桌”墻上破陋的壁櫥里的那幾把老水壺不知是換過的第幾撥了,角落里散落的茶盤、茶碗不知溫暖過了多少個茶壺,小茶杯不知盛滿過多少杯香氣濃郁的茶湯,水池邊用開水燙凈的茶壺也不知泡過了多少壺讓茶客蕩氣回腸的熱氣騰騰的茶水。還有那些茶漬斑斑的茶桌不知相伴而坐過了多少茶客,坐在門邊那個可以獨坐一個人的茶桌時,我想,近100年來它不知曾經坐擁有了多少剪不斷理還亂的心情。
????春來秋去,斗轉星移,滄海桑田。“老茶桌”迎來了一茬又一茬的客人,也送走了一個又一個有茶色浸泡的日子。許多人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精神的家園,也因此成了“老茶桌”耳熟能詳的“茶仙”了。
????老人、老茶、老桌,近100年的悠悠時光就在這呷茶中晃晃蕩蕩地流淌過了。茶浸透了每一個日子,茶湯穿腸的那一刻,人忘記了塵世間的煩惱,感到了神仙般滿足。
相關鏈接——梧州人的茶桌
尼古丁大哥的茶桌。尼古丁大哥/攝
尼古丁大哥的茶桌。尼古丁大哥/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