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新聞》8月3日文章,原題:女性與結婚
????“由于錄用的女性過多,今年為提高男性員工的比例,采取了不考試選拔方式”。供職于中國政府下屬的某研究所的A女士如是說。A女士的話讓人如實地感受到中國女性參與社會生活的熱度。A女士表示,讀研時學的是經濟學,并未覺得因為自己是女性而受到過任何歧視。上班兩年來,A女士所在研究所的女員工比例不斷提高,單位為減少女員工比例而試圖減少考試合格的女性報考者數量。A女士所見到的針對女性的歧視只有上面提到的“卑鄙的(錄用)剎車”。
????根據聯合國今年公布的各地區人類發展報告,70%的中國女性有工作,考慮到世界平均值為53%,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女性參與社會的廣度。記者在位于湖南長沙的湖南電視臺看到,記者、編導等在韓國以男性居多的技術職位以及高層領導崗位,女性所占比例很高。
????參與經濟活動的中國女性不僅是碩士畢業的A女士等高學歷者或者大城市女性。19歲的湖南益陽女孩今年1月來到長沙,開了一家服裝店。她表示:“來長沙想多賺錢,在益陽呆久了感覺自己成了井底之蛙。”
????女性參與經濟活動日益活躍,女性消費也越來越大方。河北石家莊的一家購物中心去年年底修建了女性專用停車場,比普通停車位要寬大。這一事例表明從美容產業到汽車,女性已經成為消費的大手筆。40歲的李秋愛是上海一家報社的美編,看起來只有30歲出頭,顯得非常年輕。詢問她有何保養秘訣,她回答說自己只用外國的名牌化妝品,對臉的投資毫不吝惜。
????中國女性的支出也不一定與收入成正比。中國市場調查機構數據顯示,大部分未滿32歲的女性是月光族,每月工資都花掉,不存錢。在汽車市場,女性消費者也受到關注。世界級名車法拉利去年全球銷量為6500輛,女性買走325輛,而其中220輛的主人是中國女性。(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