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召開“科長大評議,陽光操作”訪談活動,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105名參評科長給予公示,讓群眾對結果進行評議,筆者不禁為此叫好,搞評議就不應“走形式”。
有些人把“評議”看成是對領導干部“挑骨頭”、“找岔子”,或者過于把“評議”看成是“提拔“、“重用”的唯一依據(jù)。這些認識必須進行糾正。開展百名科長大評議活動是必須的,否則干多干少,干壞干好都一個樣,那就會失去了考評的意義了。干部是“干”出來的,評議就是對黨員干部工作群眾滿意度的考核,從民主評議中找出干部工作上的不足,要立足于工作評議,從工作上去改正不足,以便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評議”不在于數(shù)量的多與少,主要的是不能搞形式主義,要讓廣大群眾參與評議,并且作為評議一項重要標準,為增加評議工作的透明度和公認度,評議中還要發(fā)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讓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整改效果。科學正確的評議要真正反映民意,體現(xiàn)廣大人民群眾意愿。要避免干部考核評議是走形式,還要重視民意,推行民主測評,獎懲分明,加強平時考核,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多角度、全方位進行公平民主的評議。
總的來說,評議要讓干部群眾真正感到干部考評不是走形式,要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參與意識,使民主評議活動真正收到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