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謙卑”也遭西方非議
文章指出,中非貿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中國從非洲5國進口石油。輿論普遍認為進口石油是中國進入非洲大陸的最重要驅動力。然而,即便是在這一方面,美國也遠遠領先于中國。中國進口了非洲17%的石油,美國則是29%(歐洲是35%)。
文章談及所謂中國在海外的軍事存在時指出,通過國際組織以及人道救援和軍事援助,美國不僅與非洲也與世界其他地方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多樣化的交往。雖然中國與津巴布韋和蘇丹高調往來,但是中國在非洲的軍事存在聊勝于無,在拉丁美洲則幾乎沒有軍事存在。即便在自家后院,中國也時刻感受到來自美國的威脅。
文章指出,在亞洲的區域性貿易中,中國依然處于主導地位——2008年,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總貿易額高達2310億美元,高于美國的1780億美元。不過,中國商貿流通以低檔商品為主。這樣的貿易無法為東南亞國家提升他們急需的技術含量,無法幫助他們在技術的梯架中更上一層。
文章還認為,在拉丁美洲,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也日漸顯著。去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巴西最大貿易伙伴。現在中國是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和阿根廷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在拉丁美洲的累計投資為120億美元。但《中國經濟評論》稱,這一數字比美國密歇根州在該地區的投資還少。
文章最后認為,中國的崛起迫使美國巧妙地使用文化、軍事、科技、經濟這些牌與世界打交道。從這個角度來看,結果可能是中美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