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確?!罢f了不白說”
????“僅靠領導個人的一腔熱情,留言板能熱多久?”不少人民網網友在地方領導留言板留言時也表達著自己的擔憂。
????去年4月10日,安徽省委辦公廳下發一份《人民網網友給省委書記留言辦理工作暫行規定》,對網民留言的辦理主體、辦理時限均做出明確限定;對網民反映的問題不及時認真解決,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在安徽,“網絡問政”目前已經具備某種“制度意義”上的架構。安徽各地的網絡問政平臺陸續建立。在安徽省新聞門戶網站“中安在線”上,網絡問政平臺平均每天接納20多條問題留言,每個問題的回復狀態和回復留言均會在平臺上得以清晰地反映。在安徽宿州,“網絡發言人”制度要求政府各職能部門對市民的建議和要求在3個小時內進行回應,3個工作日之內必須作出答復。
????如何讓“網絡問政”走得更遠?制度化無疑是最好出路。專家認為,在網絡問政中,政府無疑是主導,而政府最應該做的,就是讓網絡問政制度化,促其走上常態化,應該將網絡問政機制納入政府工作條例,真正用成文的規章制度來保證網絡問政的健康運行。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山西、安徽、河南、天津、四川、吉林、云南、廣東等11個省市下發文件,明確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解決網友問題,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回復辦理網絡留言的固定工作機制。
????2009年6月29日,廣東省委辦公廳召開網友集中反映問題交辦會,從“網上聽政”向“施政實招”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交辦會”迄今已辦四次,前幾次的問題均已督辦完畢。廣東省委有關方面表示,這樣的“交辦會”今后將固定下來,每年開兩次,同時考慮將辦理情況通過網絡媒體與網友及時溝通。
????目前,廣東省已初步形成網絡問政與網絡新聞發言人并存的網上政府信息發布與民意表達的新格局。網絡互動在當地已形成良性局面。(記者 汪冬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