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近日在《求是》雜志發(fā)表重要文章,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fā)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zhì)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做好民生這篇大文章,就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要多做群眾喜歡的事,多看民意做事。群眾的喜歡與不喜歡常常“寫”在臉上,這就需求我們的黨員干部更多地深入到群眾中去,在作出一項決策時,更多地看看群眾有沒有笑臉,是否順應民心民意、得到老百姓的擁護,是否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
????曾有人這樣說,群眾的“臉”是衡量黨和政府工作的“晴雨表”。給群眾帶來笑臉,讓群眾得到實惠的政策就是好政策,是符合實際、符合民意的。這樣的政策,我們要多制定多出臺做,更要踏踏實實地去執(zhí)行好。只有真真切切地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把每一件事都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多做群眾喜歡的事,還得用腦做事。凡事要想想這件事做了,群眾喜不喜歡,為什么喜歡?這件事做了,群眾擁不擁護?這件事的難點是什么,從何處下手?何時開始做?只有這樣,才能使該做之事不僅合乎實際,而且順乎民意。
????群眾喜歡不喜歡,是黨員干部做事的根本,但真正要把群眾的心揣摩透。黨員干部只有扎根于群眾之中,虛心向群眾學習,視群眾為老師,才能從群眾身上學到“真經(jīng)”,才能做出群眾拍手稱快的好事和讓世人稱頌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