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
????大規模的土壤重金屬污染,究竟是如何逐漸形成的?
????曾對礦業市場做過多年深度調研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認為,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國內實行的是“大礦大開,小礦放開,有水快流”的政策。
????“其結果就是地方政府擁有中小礦產資源開發的審批權,‘一哄而上’全民辦礦的局面就此形成。” 羅仲偉認為,正是因為采礦權的混亂導致了我國礦業多年來一直存在著集中度不足,開采工藝落后、統籌規劃欠缺的“三大短板”。
????據了解,在我國已探明的礦產儲量中,共生伴生礦床的比重占80%以上,可是,只有2%的礦山綜合利用率在70%以上,75%的礦產綜合利用率不到2.5%,也就是說,我國絕大多數礦山都只是為了開發極少數礦石,將更多的礦產資源破壞和廢棄了。
????有媒體曾報道,在廣西環江,絕大多數礦山都沒有石排場和尾礦庫,大量廢石和尾礦就堆放在山上,這不僅占用了本可以利用的耕地,還容易在暴雨來臨時形成泥石流,最可怕的是,尾礦中的有害成分在伴隨雨水逐漸擴散到更大的范圍,危害在時刻發生著。
????另一個“定時炸彈”是裸露堆放的礦渣。
????在云南個舊,冶煉廠、電鍍廠非常密集,礦石在這里經過加工就可以身價倍增,同時,大量的礦渣被生產出來,廢棄在礦山和礦廠附近。
????據了解,在云南個舊老廠礦田竹葉山礦段,十幾萬噸砷渣已經裸露堆放在曠野里幾十年,為了阻擋砷渣對農田的污染,農民們在砷渣周圍堆砌了“土壩”,但是,砷還是通過雨水進入了地下水系統,據檢測,該礦段附近的農作物含砷量超標100多倍。
????而砷渣還只是重金屬污染“五毒”之一,其他的還有汞、鎘、鉛、鉻等重金屬廢渣。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我國累計產生鉻渣600多萬噸,其中僅有200多萬噸得到處置,“五渣”總數更是難以計算。
????另一個污染的來源則是化工企業排放的污水。
????除此之外,農戶們過度使用化肥也能使土壤重金屬含量急速攀高。
????救贖
????在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鄧家塘鄉,綠油油的草長滿了整個農田,乍看之下還以為是青色的水稻。在這塊已經被重金屬嚴重污染、無法農耕的土地上,被稱作“土壤清潔工”的蜈蚣草卻生長得郁郁蔥蔥。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研究中心主任陳同斌介紹說,蜈蚣草吸收土壤中砷的能力相當于普通植物的20萬倍,通過蜈蚣草的吸附、收割,三至五年內,這片土地就可以“恢復健康”,在郴州已經有修復完工的土地恢復了耕作。
????現在,蜈蚣草已經在湖南郴州、云南個舊、廣西環江扎下了根,尤其是在廣西環江,蜈蚣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000畝~2000畝,成為世界上最大面積的砷污染農田修復項目。
????蜈蚣草的“同盟戰友”還有東南景天,這是在廣東種植的專門修復鎘中毒農田的植物,現在東南景天在全國也有上百畝的試驗基地。
????在西北,300多畝鹽堿土地上種植了被稱作“吸毒解毒高手”的竹柳,它不僅耐寒、耐旱、耐澇、抗鹽堿,還可以吸收城市污水,消除氮磷鉀,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屬成分。
????陳同斌介紹說,植物修復法更接近自然生態,從經濟投入、修復周期和避免二次污染等多方面考慮都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但是,植物修復法的進行卻并不順利,以云南個舊為例,目前治理修復面積還不到100畝,而污染面積卻在20萬畝以上。
????杯水車薪。
????雖然植物修復法已經非常“實惠”,修復一噸污染土的成本已經低于200元,但是修復面積的龐大使總投入數額驚人。陳同斌舉例說,廣西環江受污染土地達萬畝,如果要全部修復,總投資至少需要幾千萬到1億元,這對當地財政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
????在廣西河池市,蜈蚣草就與桑葉或甘蔗、苧麻等經濟作物間作,使污染土地修復的同時,農民也有較好的經濟收入。
????但陳同斌仍然強調,并不是所有的修復地區都能夠實現經濟利益的兼顧,土壤修復還是需要政府的引導和補貼,否則,修復規模就很難擴大。
????另外,種苗繁育也并不容易。目前發現的超富集植物一般都是野生植物,其種苗繁育存在較大的技術難度,實現大規模種苗就更加困難,所以現今使用的是先大棚育種再移植到修復區的辦法,這無疑會增加成本和操作難度。
????而且,類似蜈蚣草的砷超富集植物多集中在我國淮河以南,而在淮河以北則很少發現,這使植物修復法的影響范圍大大受限。
????對于當地村民來說,最為痛苦的則是三至五年的修復周期過于漫長,他們守在不能耕作的試驗田旁,除了等待,他們毫無辦法。
????更為殘酷的現實是,很多污染地區都等不及采用植物修復法,而選擇了“客土法”。
????“客土法”也稱作物理修復法,簡而言之就是將被污染土壤深埋到水稻根系不能達到的25厘米以下,用這種方法修復一畝污染土地就要花費上百萬元,而且污染土壤仍然存在,甚至會繼續擴大。但是,因為修復方法簡單,花費時間少,這種飲鴆止渴的方法被廣泛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