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村巡防薄弱
????警力不足,各村自行組織巡防隊。不過只能招到50歲以上人員,臨時處置能力不強
????臨泉縣綜治辦主任張國柱介紹,臨泉縣在各鄉鎮建立了專職治安巡防隊,在鄉鎮派出所指導下工作,以彌補警力不足。
????全縣目前有234名巡防隊員,白廟有6名。張輝是白廟鎮的一名巡防隊員,每月鎮里給他500元津貼,縣里再補貼100元。
????張輝每天的工作是白天去學校和農村主要路口巡邏,一般兩人一班,摩托車行進。夜間則和民警一起,由鎮政府值班領導帶隊,開著警車巡邏。
????“巡邏有用?!睆堓x說,3月份有輛偷油的車看到警車后,司機害怕,往地里開,被警察發現了。
????在白廟鎮凈堂村村民孫樹發看來,夜間巡邏車最主要的問題是不能深入到村莊,一般在大路口和中心村。
????白廟鎮綜治辦主任馬峰說,全鎮有12個行政村、82個自然村,確實難以每天到每個村巡邏。
????要提高巡邏力度,需增加巡防隊員人數。據張國柱介紹,目前安徽省正在征求意見,計劃要求各地每10萬人配10個專業巡防隊員。照此計算,擁有213萬人口的臨泉需要2000人,目前全縣只有234人,缺口嚴重。
????“但招人難,每月600元的津貼不如外出打工。”白廟派出所所長韋強說,而給多了,財政也沒錢。
????統一招募巡防隊員目前只在鄉鎮一級,各村則自行組織巡防人員。白廟鎮卞莊行政村有8個自然村,該村村支書卞俊榮說,每個自然村一般組織八到十人夜間巡邏。主要是在秋冬治安防范期間,都帶著礦燈,巡邏到夜里12點。
????參與秋冬季巡防,每人每天有5塊錢補助,經費來源則是村民按人均2元交的治安費。
????根據臨泉縣綜治辦主任張國柱掌握的情況,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大多數村只能召集到50歲以上的人參與巡防。真遇到事情,這些人臨時處置能力會差些。
????他介紹,全縣390多個村,還有三分之二的村在巡防方面相對薄弱,有些村只能是村干部巡防站崗。
????專業防范也臨窘境
????“黑貓警長”、“氣死賊”等都沒得到推廣,除設備本身有不完善外,留守婦女很多不識字不會操作
????在2005年前后,臨泉縣曾考慮過走家庭技防道路。
????張國柱介紹,當時在全縣4萬多戶試點名叫“黑貓警長”的報警器。這是一種紅外裝置,掛在門頭,打開開關,一旦有人進入覆蓋區域,就會報警。
????這個裝置的不足也很明顯,村民自己從下面經過,也會報警。
????當年在白廟鎮也試點了。今年3月31日和4月1日,記者到白廟的涂莊、小卞莊、孫莊、大張莊等幾個自然村走訪,沒遇到一個知道“黑貓警長”的村民。
????臨泉縣還在每個鄉鎮搞了20套“十戶聯防報警器”,報警器的主機放在文化素質稍高的“中心戶長”家中,其他9戶家中有遙控與報警器關聯,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以遙控呼救互助。
????不過,推廣效果也不理想。遙控器容易被觸碰,經常會沒緊急情況也發出呼救,容易形成騷擾。
????凈堂村支部書記張銀良還有一層感慨,他覺得現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氛圍淡了,自防呼救的效果也打折扣。
????臨泉縣還試點過“氣死賊”、“嚇死人”等自防工具,都沒完全推廣開。
????張國柱認為,一個重要原因,留守人員文化素質低,老人和婦女有很多不識字的,看不懂說明書,也不知道如何換電池。
????2009年,臨泉縣治安防范思路開始轉向專業化技術防范。按官方數據,至2010年6月,投資了1000萬元,在395個行政村和縣城建成治安視頻監控點550個。到2010年9月,通過視頻監控破獲現行案件29起,抓獲嫌疑人36人。“老百姓的安全感從2009年82%上升到2010年的88.7%?!?/p>
????不過,經費成為問題。一個視頻監控點每月維護費398元。到目前,臨泉縣財政拖欠移動、電信、聯通三家運營商維護費400多萬元。
????張國柱說,安裝時沒有劃分責權,沒說誰出錢,縣財政只能做逐年償還的計劃?!凹词惯@樣,今年,臨泉縣還是計劃克服困難再裝500個視頻監控點。”張國柱說。
????臨泉至今還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財政入不敷出,每年財政支出17.5億,收入4億。大量支出靠上級轉移支付。
????張國柱覺得,國家應在農村治安防范隊伍建設上投入一些經費,以幫助解決農村治安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