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曾燕) 我市正式啟動并全面部署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工作,要求用3至5年的時間,達到國家園林城市建設指標要求。剛剛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的梧州,距離“國家園林城市”還有多遠?
?三項硬性指標已完成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梧州有著優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和雄厚的城市綠化基礎。
?“創森”期間,我市已構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市生態格局。目前,梧州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4.58%,綠地率38.0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44平方米,如果按照這個數據來對照我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三項硬性指標,梧州市已經全部完成。
?但創園并不單單靠這些硬指標。在城市園林管理制度、景觀保護、綠化建設、園林建設、生態環境、市政設施等方面,還有著更為嚴格的規定和要求。梧州市市政局園林科科長曾凡燕也表示,我市要創建山水相依的園林城市仍有許多問題要解決。
?綠化規劃檔次不高
?曾凡燕表示,目前梧州市城市綠地分布不均,綠化缺乏特色等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梧州城區綠地總量雖然不少,但分布不均。
?盡管“創森”期間,我市建設和改造了小綠地22個、小景點8個、小公共休閑活動場所11個和小游園6個,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閑場地,但是與城市規劃中的500米一處公共綠地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與此同時,河東片區的中山公園和白云山公園,河西片區的潘塘公園、珠山公園以及新增加的榜山公園仍需要不斷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此外,從綠化設計和布局上看,梧州市的城區部分綠化工程還缺乏整體規劃,整體劃一的行道樹列植,美化設計重視不夠,缺乏必要的具有藝術效果的園林景觀;從綠化樹種選擇上看,品種單一,沒有突出本地的鄉土樹種,只有近年改造的西堤路河濱綠地較有特色。
?業內人士分析,綠地系統規劃滯后,缺乏前瞻性和科學性,規劃脫節,導致綠化設計隨意性大,無章可循。資金投入不足,綠化資金缺口較大等等,這些因素造成了梧州城區園林綠化面積不夠、檔次品味不高的現狀。
?公用綠化用地被占用
?采訪中不少市民也反映,多年來,梧州市內隨意侵占綠地,毀壞綠化植物,改變綠地使用性質的現象屢見不鮮,究其原因是綠化管理不嚴,執法力度不夠。此外,市民的愛綠、護綠意識淡薄,綠化成果無法得到保護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記者走訪市區內的豐業新苑、西環路盤龍城等小區,發現侵占公共用地作私用的現象普遍。6月28日下午,記者在豐業新苑門前發現,部分路邊綠化帶被開墾成一片片菜地,居民們已經種上空心菜、白菜等。而地處西環路盤龍城小區附近的閑置空地被一些居民所利用,他們克服地形“險峻”等不利因素,紛紛種上各種各樣的蔬菜。而在市區,一些市民還利用路邊市政綠化帶、小區邊緣草地、坡地等土地,圍建成自家的菜地。
?曾凡燕介紹,目前,市區內侵占綠化用地的現象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市民隨意破壞公共綠化用地,如亂擺亂賣,小區綠化帶種菜等;一種是建筑工地施工,未經審批隨意堆放建筑材料在公共綠化用地;三是綠化用地阻擋某些居民或單位出入,隨意亂挖或私自改建等。
?園林部門工作人員巡查發現上述情況時,會通知市城監部門,發出通知書,責成其進行整,而對于小區內公共綠化用地的情況,則通知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而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只能靠居民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