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羅麗思)連日來,氣溫不斷攀升。據市氣象臺提供的數據顯示,昨日市區最高氣溫達到35℃。記者走訪發現,為應對酷熱天氣,市民使出各種防曬降溫招數,商場超市內到處是“蹭涼族”的身影,高溫“烤”熱了空調、風扇以及解暑食品、防曬用品等的銷售,“熱”成了市民生活出行的最熱關鍵詞。
????商場人流量增加 空調公交車受青睞
????炎炎夏日,找個涼快的地方乘涼成了眾多市民的當務之急。于是,超市、商場、書店……凡是有空調的涼快地方,都能看到“蹭涼族”的身影。昨日中午,在中山路的新華書店內,人流量明顯增加。書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店內有中央空調,很多人都會進來納涼,順便還可以逛逛,也給書店帶來了不少商機。
????“這么熱,不等了,還是趕緊打車走吧。”昨日下午2時左右,在文化路車站,兩位市民等了一會兒公交車,終因天氣太熱,選擇了打車。緊接著,又有三位本打算乘公交的市民陸續打車離開。出租車司機劉師傅告訴記者,近日天氣炎熱,搭乘出租車的市民增加了不少,“在車站附近候客,生意很不錯,不少人等了一會兒,覺得太熱就選擇打車了。”而記者發現,由于天氣炎熱,選擇搭乘空調公交車出行的市民也明顯增多。
????烈日下,不少私家車主也想出各種辦法應對暴曬后的車內高溫。私家車車主鄭軍告訴記者,在烈日下長時間暴曬后,車內溫度很高,上車猶如進蒸籠一般。因此,用車時他都先打開車內通風設備,同時將車門車窗全部打開,讓自然風吹走車內的熱氣。
????冷飲批發價上漲 部分空調機型斷貨
????炎熱的天氣,使得各種消暑降溫商品的銷售也迅速升溫。昨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各種“冷”商品銷量大增,商家們均積極備貨應對市場需求。
????昨日上午,記者在中山路的一家家電賣場看到,盡管不是周末,但店內的空調專柜依然圍了許多前來選購空調的市民。正在選購空調的市民張其裕說:“家里只在客廳安裝了一臺柜式空調,天氣實在是太熱了,晚上不開空調根本沒辦法睡覺,所以準備在臥室再安裝一臺掛機。”據空調專柜售貨員介紹,持續的高溫天氣推動了空調、風扇的銷售,部分機型更出現斷貨,許多商品都是近期補的貨。
????商場里各種“冷”商品也十分走俏。大中路一家冷飲批發店的老板蕭杰告訴記者,由于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今年不少雪糕、冷飲批發價格較往年有所上漲,但銷量并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特別是這幾天,雪糕、冷飲特別好賣。
????露天作業者“全副武裝” 因“貪涼”患感冒者增多
????酷熱天氣同時也“烤”驗著露天作業勞動者的身體承受能力。昨日14時許,記者在南環路見到正在清掃垃圾的環衛工人李師傅,為了避暑降溫,她簡直是“全副武裝”:一頂闊邊草帽、口罩、厚棉手套、袖套以及厚厚的膠底鞋,“環衛工人一定要穿得嚴實點,要不然大熱天里,一整天都曬在太陽底下會受不了,‘全副武裝’才能避免曬傷。”
????在酷暑天氣下作業,是否有高溫補貼?李師傅坦言,以往天氣炎熱時,單位有時會給他們發放消暑物品或福利,但今年未領過高溫補貼。記者了解到,高溫津貼的具體標準,需由各省級政府或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制定。而目前廣西尚未出臺有關發放高溫補貼的相關規定。企業、單位可根據自身工作條件、經濟狀況以及環境情況,自主發放一定的“高溫費”,但并無法律上的強制執行力。
????此外,記者從衛生部門了解到,酷熱天氣讓因“貪涼”而患上感冒、發燒的病人有所增多。據市工人醫院急診科主任梁波介紹,近日來,由于室內外一冷一熱溫差以及長時間吹空調、風扇而引起感冒、發燒的病人明顯增多。他提醒,高溫天氣下,需注意補水,同時不要過度“貪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