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棟廉租房拔地而起,一筆筆住房補貼溫暖人心,一片片棚戶區加緊改造,梧州住房保障的陽光惠及千家萬戶,有效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孟亞西 攝
????傾力保障改善民生,確保勞有所得、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在一項項關愛困難群體的政策下,在一件件為民辦實事的落實中,不僅讓廣大群眾感受并分享著改革發展成果,也讓梧州在建設幸福感最強城市的征程上闊步前進。
????病有所醫,基本醫療保障全覆蓋
????在布光亮心中,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從19歲至39歲,倍受糖尿病折磨的布光亮,不但失去勞動能力,也耗盡了家里所有積蓄。2007年,了解到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后,父親布兆泉開始為他交納保險費。從此,這個家庭的負擔得到了減輕。僅2011年上半年,布光亮住院八次,花了44132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為他報銷了近3萬元的醫療費用。
????城鎮居民有效解決了“看病貴、看病難”問題,農村居民亦如此。自2003年實行新農合試點以來,我市農民醫療保障從無到有,覆蓋面逐年擴大。如今,全市所有的縣(市、區)均建立起新農合制度并實現全覆蓋,目前全市參加新農合的農民達到245.8萬人,參合率為97.5%,新農合基金累計為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超過3億元。
????有了保障體系,還需有健全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借助各級財政資金支持,我市在市區建設了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鄉鎮衛生院13個、村衛生室86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免疫接種、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等服務。這項“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保障措施,有力促進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衡化。同時,通過執行基本藥物制度,全市范圍內有409種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每年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上千萬元。
????住有所居,圓困難群眾安居夢
????居者有其屋,是群眾最樸實的愿望與追求。然而,不少低收入家庭、困難群體卻難圓此夢。如何為困難群眾圓夢,成為市委、市政府最大的牽掛。
????實施“安居工程”,通過地質災害綜合整治、棚戶區改造、舊城改造和危舊房改造,把低收入家庭納入到保障范圍中,加快建設保障性住房。
????———這是市委、市政府情牽群眾的破題之舉。
????此舉對于蝸居在18平方米的小屋的覃麗容一家五口來說,帶來的不僅僅是希望,更是現實的巨大變化。受惠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既是平民沖搬遷戶,又是特困戶的覃麗容于2010年搬遷到富民廉租房小區里的廉租房,居住面積有40多平方米。“現在家里來了客人,也不至于沒有坐的地方了。”覃麗容看著新家滿意地說。
????受益于市委、市政府惠民之舉的群眾,并非只有覃麗容一家。2007年我市啟動廉租房建設,其后,出臺《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規劃》提出力爭在2011年底基本解決現有的8500多戶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同時還提出,到2012年,要完成廉租房、公租房建設100萬平方米,完成經適房、限價房建設100萬平方米,完成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100萬平方米。
????藍圖繪就,成效彰顯。2009年,“三沖”棚戶區改造工程啟動,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4385戶、17000多名居民遠離了地災隱患區域。今年,我市在推進市廉租房項目建設進度的同時,加大經適房、限價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截至6月底,可安置798戶的廉租房四期項目,已完成投資962萬元,鋼筋混凝土框架封頂;建成后有2142套的廉租房五期項目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61%;富民公共租賃房工程計劃建設208套公共租賃房,正在加緊建設……
????民生為本,和諧就業促創業
????如果沒有參加縣就業服務中心組織的技能培訓,藤縣塘步鎮的曾永超可能就難以獲得新中陶公司的技術崗位,領著2000多元的月工資;
????如果沒有市財政補貼提供的公益崗位,31戶零就業家庭可能就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就業;
????如果沒有建立市、縣、鄉、村四級信息網絡服務平臺,企業用工信息就不可能迅速為大眾知曉,就不會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增就業人數48917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8.94%。
????……
????這都是市委、市政府民生為本,以人才優先為主線,以就業為重點,全力實施“樂業”工程所帶來的成效。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就業問題,并于去年9月出臺了《梧州市“樂業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全市要安排30萬人以上就業,并實現三個“百分之百”:凡符合條件且有意愿的大學畢業生要百分之百實現就業、無特殊情況的零就業家庭要百分之百實現有一人以上就業。不再升學的初中、高中畢業生,要百分之百實現參加職業培訓。
????今年上半年,全市各部門通力合作,以六項措施推進“樂業工程”工作:建立工作平臺,落實就業政策;創新培育機制,擴大就業增長;完善創業機制,以創業促就業;健全援助機制,構建和諧就業;加強職業培訓,構建培訓網絡;強化公共服務,推動就業提升。
????由于措施有效推進,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0709人,扶持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966人,其中幫助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2204人,分別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75.31%、97.37%和116%。至6月底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1%。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32059人,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66.78%;職業資格證書核發人數7406人,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87.13%;新增高技能人才數576人,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96%。
????就業、安居、醫療,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三大重點,與百姓利益最為密切相關。梧州經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為關鍵民生工程建設提供了堅強支持。據今年上半年的統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近七萬人;保障性住房建設四期、五期工程正如火如荼推進,擴大保障范圍的政策已經出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由城市社區向農村延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參合率達到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