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數、扶持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增就業人數分別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75.31%、97.37%和88.94%,其中,幫助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完成任務的116%,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1%。
????數字是枯燥的,但卻最有說服力———它深刻地反映出了今年以來我市“樂業工程”的斐然成就。
????惠民政策保障民生之本
????為了落實國家、自治區有關就業政策,向市民提供優質的就業服務,我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出臺了系列的配套措施。從高校畢業生在就業見習基地的管理,到困難人員參與交通安全協管員的招錄;從就業的勞動預備培訓辦法,到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實施;從職業技能培訓的方案,到職業介紹的補貼辦法……涉及的范圍之廣和分類之詳細,可謂前所未有。
????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全市財政投入補貼公益性崗位共計797萬元,有1980人享受補貼實現就業;發放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210.60萬元,同比增長21.38%,失業人員、復員轉業退役軍人、農村富余勞動力、殘疾人、婦女等群體的創業得到了小額擔保貸款的有力支持。
????就業,作為民生之本,為確保“樂業工程”取得實效,我市建立起了職業培訓機構、人力資源市場中心和企業的聯動機制,成功促進就業創業。如,蝶山區得知轄區有200多名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員后,通過與培訓定點單位市機電技工學校合作,為這批人員開設了“保育員職業”、“電工考證”等熱門專業技能培訓班四期,使252名人員通過培訓后掌握一技之長。隨后,又由就業服務中心推薦到企業就業,成功解決就業難題。
????“家門口”就業漸成潮流
????從廣東辭職回到梧州,應聘到新中陶公司工作。藤縣藤州鎮潭東村的曾火金對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非常自豪:“我現在在新中陶陶瓷公司工作,月工資有3000多元,比在廣東時還多!”
????曾火金笑稱自己是隨“大流”而“回流”家鄉的工人,在曾火金回來之前,他所在的村子已經有十幾名村民從廣東回到藤縣,在陶瓷企業工作。
????作為吸收勞動力的“大戶”,僅今年上半年,位于梧州陶瓷產業園藤縣中和集中區的廣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就吸引了1300多名當地農民工進入公司就業。而這只是中和集中區吸引勞動力就業的一個縮影。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梧州陶瓷產業園藤縣中和集中區新增就業達到7200人,隨著陶瓷產業的發展,預計下半年新增就業仍會繼續攀升。
????陶瓷產業的蓬勃發展,對產業工人的需求巨大。有了需求,還必須有能力吸引和留住勞動力、人才。在工作環境、員工住宿、周邊配套設施等基礎設施完備的情況下,較高的工資水平,就成為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留住勞動力和人才的關鍵。
????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被納入到了“家門口”就業的大潮中。如,蒼梧縣利用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的優勢,為群眾創造了大量的崗位,園區新增就業500多人;藤縣鋁材制造業新增530人就業,鈦白加工業新增460人就業,管樁制造業新增196人就業,船舶制造業新增730人就業;蒙山縣絲綢產業新增310人,兔業新增184人就業……
????此外,得益于產業集的崛起,高技能人才也紛紛“落戶”梧州。今年以來,全市吸納高技能人才576人,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的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