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曾燕 通訊員 莫卓昕)“規劃和改建市級公園15個,利用梧州市現有的河道和灘涂進行改造,對中心城內的6條河流以及規劃的長島生態園、蒼海公園、逸泉公園、玫瑰湖公園和八寶塘公園等進行生態濕地處理,結合西江、桂江、潯江等自然或人工名勝構成的山水文化創造人文景觀……”這些內容出現在近期已經通過專家評審的《梧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9--2020)》中。
????8月10日,市園林部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心城規劃公園綠地為1275.691公頃,人均公園綠地為15.94平方米,綠地率超42%,綠化覆蓋率超過48%。
????打造山水之城
????為進一步提升梧州市的綠地系統面貌,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環境質量,爭創“國家園林城市”,通過對梧州綠地現狀問題的深入剖析和各類規劃的分析整理,有針對性的制定出《梧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9--2020)》。
????規劃中提出,梧州將打造路網、水網、綠網三者相扣的綠地體系,構建生物多樣親水型的城市綠地系統格局,使之成為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山、水、園、城交相輝映的 “藍綠相依的山水之城”。
????構建中心城區環城高速外圍的森林生態防護林,將長州島的長島生態園和獅臥山郊野公園分別打造成為梧州市“綠肺”,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進行文體活動的場所。
????打造西江(潯江)、桂江、思良江、下小河、以及上小河景觀廊道景觀風光帶,挖掘梧州“水運文化”內涵。上游為水源涵養林,水質保護及濕地保護;中游以臺階式駁岸布置景觀林,鑲嵌若干濱江公園,分別滿足游人行走、觀賞、休閑、娛樂等要求;下游保護林段以幽靜、幽雅特色為主。
????與此同時,將散布在中心城區的白云山風景名勝區、玫瑰湖公園、蒼海公園、南越山植物園、萬秀茶花生態園和順宜公園作為網絡構架上最大的“點”狀綠地,形成“一環、兩核、五廊、六園”的結構。
????建設市級公園15個
????圍繞梧州城市公園綠地分布不均衡的現狀,規劃將充分利用梧州市西江、潯江、桂江和周邊山體等良好的自然條件,加強道路綠地和各類公園綠地的建設。
????根據規劃,我市公園綠地將規劃和改建市級公園15個,風景名勝公園3個,總規劃面積為1183.74公頃。其中,城市公園需強調使用功能,均衡布置在中心城區,尤其是居住用地當中,盡量提高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
????公園綠地建設需“以綠為主,以景取勝”,重點突出"水運"文化和騎樓風格,結合西江、桂江、潯江等自然或人工名勝構成的山水文化創造人文景觀。
????針對老城區相對缺綠、綠化建設用地緊張的現狀,采用見縫插綠、立體綠化等方法提高綠化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