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趙洋) 近期我市豬肉價格持續上漲,不少市民對此感受頗深。有業內人士指出,飼料、人工等生豬生產成本較高,散戶退出過快,規模養殖戶未能及時彌補供應缺口,是生豬價格持續走高的主要原因。
????養殖成本增加逼漲肉價
????今年7月13日,國務院出臺5條措施促進生豬生產,沉寂兩年多的能繁母豬補貼政策引人關注。
????政策出臺后,我市豬價應聲下跌。“從7月中旬至8月上旬,生豬價格從最高位時的每公斤20.4元跌至19元。”市水產畜牧業協會秘書長譚偉玲說。
????當市民滿心歡喜地期待生豬價格繼續下跌時,8月中旬各種飼料價格開始上漲,再次逼漲豬價。萬秀區農家旺生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偉東說:“喂豬的主要飼料玉米、麥皮,年初是分別每噸2350元、1700元,此后一直漲個不停,現在是每噸2650元和2050元。”
????養豬的三大飼料原料(玉米、豆粕、麥皮)進入同步上漲軌道的現象,讓不少養殖戶覺得養豬盈利存在下跌的風險。有養殖戶指出,20元/公斤的生豬價格里,各種養殖成本(人工除外)已占了16元。“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和很好的管理,養豬恐怕難以到賺錢!”岑溪市水汶鎮養豬戶陳永福說。
????盡管生豬售價屢創新高,記者采訪時卻了解到,豬農的補欄積極性卻不高。眾多養殖散戶認為100元能繁母豬補貼與市場波動、疫病風險、成本高企相比較而言顯得微不足道。
????“每頭肥豬700元以上的盈利,若每一窩成活6頭,每胎總盈利為4200元,相對而言100元的能繁母豬補貼只是杯水車薪。”萬秀區農家旺生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偉東說。
????岑溪市生態園豬場負責人曾振成對調控政策反應較為平淡,他說:“我的豬場一直保持600頭豬左右。100元補貼相比上千元的成本來講不算什么。養豬的人會繼續養豬,不養豬的人不會因為100元的能繁母豬補貼就養豬。”
?????養殖周期致價格高位運行
????市水產畜牧部門表示,我市近年來生豬規模化養殖發展較快,規模化養豬場已達1400多家,生豬出欄總量中,規模豬場和散養戶所占比例正逐步發生扭轉,由原來的散戶為主,變為規模養殖占據五成以上的比例。
????有業內人士表示,2007年至2008年豬價暴漲及隨后的暴跌與低迷,讓我市生豬散養戶紛紛退出,大量散戶的退出減少了能繁母豬和豬仔數量,最終造成我市生豬存欄量下降和價格走高。
????隨著散戶的退出,我市不少規模養豬企業紛紛加快了擴張步伐。岑溪市智順畜牧業公司董事長黃志江說,他正在考慮適度擴大養殖規模。該公司擁有能繁母豬500頭,今年預計總出欄生豬4000頭。
????有養殖戶表示,即使現在規模養殖戶急速擴張,受養豬周期因素影響,生豬供應不足局面短期難以改觀,豬肉價格高位運行仍將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