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秀區代表在仔細研讀大會工作報告并進行記錄。蒙紹松/攝

????蒙山縣代表在分組討論中討論。蒙紹松/攝

????長洲區代表在分組討論中發言。蒙紹松/攝
????中共梧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劉志勇在代表十一屆市委所作的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市交通樞紐逐步形成,在未來五年中,我市將加快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和信息樞紐,提升區域集聚與輻射能力,建設樞紐城市。
????“過去五年,梧州市的交通取得了長足進步,高速公路、鐵路從無到有,西江黃金水道煥發生機,飛機復航,梧州從此告別了‘路不通’的局面。”張志君代表在分組討論中說,《報告》對我市的交通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五年打好了基礎,接下來就是逐步完善階段,這個任務也很重。按照2015年建成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達100萬人的要求,交通還要打響第二個戰役。隨著立體交通格局的形成,必將帶來人流、物流、財流和信息流等與地方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先決條件。
????陳范生代表同樣認為交通對于梧州的發展至關重要。他說,梧州在上個世紀90年代發展開始滯后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交通跟不上發展需要,隨著梧州交通樞紐逐步形成,近幾年我市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圍繞西江布局的西江經濟帶,梧州在全區的各項指標的排位也在穩步上升。“結合梧州的實際,梧州最大的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就在西江黃金水道,所以《報告》中將航運發展放在第一位,形成以港口、碼頭集疏運為主導的立體交通格局。” 陳范生說,連接外部的交通逐步形成后,下一步就需要完善網絡構造,優化內部網絡,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連接。在農村路網硬化、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和交通信息化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作為一名鄉鎮代表,希望市委市政府在建設農村公路提供更多支持。”來自蒙山縣長坪瑤族鄉的趙富球代表說,交通是農村發展的基礎,農民出行、運送生產資料和農產品都期盼著有更好的路走。
????實際上,我市從2009年開始興起交通建設高潮,僅僅兩年時間已從“交通末梢”躍居成交通樞紐。“梧州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港口城市,梧州因水而興,因交通而盛。《報告》中對我市交通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讓每一個交通人為之振奮,也深感責任重大。”蘇建中代表說。按照“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梧州港吞吐能力達5000萬噸以上,逐步形成“豐字型”鐵路樞紐和“一環七射三連線”高速公路網,實現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5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8公里。“相信在‘十二五’末,交通樞紐的作用更加明顯”。
????蘇建中說,前幾年,梧州集中力量打通了與相鄰城市的路網,下一步將完善內部交通網絡,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建制行政村通硬化道路。在目前國家收緊銀根和土地指標等困難情況下,梧州市在交通項目發展上要尋求有實力企業或優質的上市公司來投資,畢竟以梧州目前的財力難以實現同時上馬眾多大項目。其次,要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力爭讓我市的交通項目列入自治區級統籌推進的項目里,以此解決資金與土地指標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