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生開藥時你該說些什么
“開點好藥”、“有進口藥嗎?”、“您只管用最貴的藥!”……醫院里,每當醫生展開處方簽,總會聽到患者或家庭這樣對醫生說。其實當醫生為你開出處方時,你最應該告訴醫生的是如下一些事情:
(1)過敏史 如果你對某種藥品或某些物質曾經發生過敏現象或是異常反應,你就應該告訴醫生。因為藥品引起過敏反應,輕者會發癢起皮疹,嚴重者可以造成過敏性休克導致死亡。
(2)患有其他疾病,尤其是肝腎疾病 肝臟和腎臟是人體兩個重要的代謝器官,一些藥品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大,肝腎功能不良的人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糖尿病患者在用藥時要避免使用含糖量高的藥物。將這些情況告訴醫生,醫生就會根據情況,調整你的藥量或服藥間隔,甚至更換藥品。
(3)已經懷孕、打算懷孕,或是正處在哺乳期 臨床上不少藥物屬于“孕婦慎用”。美國從1982年起,要求所有上市的藥品提供懷孕用藥安全研究報告,根據孕婦用藥的安全性分為五級——A、B、C、D、X,安全性依次遞減,即A級最安全,X級為孕婦禁用。有些藥品會從母體分泌到乳汁,哺乳期間應該盡量避免使用。
(4)正在服用其他藥品,或在過去兩周內曾經服用過其他藥品 為避免發生藥品之間的相互影響,有必要在醫生開出處方前,告訴醫生你目前用藥的情況,必要時可帶來給醫生看。目前市場上用藥不同名的情況比較普遍,你使用的兩種不同名稱的藥有可能是同一種成分。而重復用藥是很危險的,可能造成藥物中毒反應。
(5)職業的特殊性 醫生的處方一般是針對普通患者的,而一些人的工作較為特殊,醫生有必要根據其職業的特殊性,更換用藥方案。最常見的是司機、高空施工人員不能使用有嗜睡作用的藥物,否則會出現危險。還有些情況比較少見,但也要注意,比如職業運動員使用治療感冒的藥物時要謹慎,避免誤用了違禁成分。
2、自行購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人們自己去藥房購買藥物的機會越來越多。然而,當你走進藥房看到琳瑯滿目的藥品時,不知你是否知道買藥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在這里給您提個醒,支上幾招:
第一,買藥之前要充分了解病情。買藥治病,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但有些患者卻是憑著自己的判斷去買藥,或者是跟著廣告去買藥,經常會因為不對癥治療而出現不良的結果,輕則延誤病情,重則損傷身體。可見,這種盲目買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患者到藥店買藥時,特別是家長給孩子買藥時,一定要先去醫院看病,后去買藥。
第二,主動向藥師咨詢。在藥店買藥時,多與藥師交談能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病情的藥物。國家規定,每個藥店都應該配備一位駐店藥師,以指導消費者選購處方藥。但要注意的是,藥店里并不是每個穿白大褂的人都是藥師,真正的駐店藥師應該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證,并且證件必須懸掛在藥店的墻上。
第三,要小心坐堂醫生的用藥陷阱。到藥店買處方藥要憑醫生的處方,正是針對這種需要,時下一些具有處方權的退休醫生開始坐堂行醫,給患者看病開處方,然后推薦到固定的藥店取藥。這些坐堂醫生確實能給患者正確購買藥品提供方便,但要提醒患者,切不可輕信坐堂醫生推薦的藥品。因為由于沒有輔助診斷設備,一些坐堂醫生的診斷能力有限,甚至有一些坐堂醫生,完全出自商業目的為藥店推銷藥品。因此,購藥者在詢問坐堂醫生時,不要誤中圈套,特別要慎購他們賣力推銷的新藥、特藥。因病情需要到藥店買處方藥,還是先去趟醫院為好,從醫生那里開了處方,再到藥店按方購藥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