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潘榕) 10月13日,記者在國家統計局梧州調查隊(以下簡稱調查隊)了解到,據調查隊對100戶城市居民9月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市居民食品消費繼續大幅增長,人均食品消費支出為586.48元,同比增長26.5%。
?分析人士指出,受收入與物價水平走高影響,食品消費增幅明顯,食品消費依舊呈現“支增量減”局面。
?據調查數據顯示,市民在價格漲幅最高的肉類、糧油支出依然保持兩位數增幅。其中,9月市民人均購買肉禽蛋和水產品支出213.04元,同比增長27.4%,糧油類人均支出為64.14元,同比增長17.1%。肉類、糧油作為最基本的生活物資,其支出的增加無疑給低收入家庭加大了生活壓力。
?家住富民一路的市民韋女士對此深有體會。韋女士一家四口人,家庭人均月收入約800元。韋女士算了一筆賬,去年同期,每餐購買4元左右的豬肉就足夠全家人吃了,今年豬肉漲價后,要買8元錢才夠四人分,花生油的售價漲了近50%,每公斤大米價格也漲了1元左右,如此算來,每月用于基本生活物資的開支比去年增長近一倍,“扣除了基本生活開支,收入幾乎沒有盈余。”為此,韋女士下崗的愛人已暫停續交月均400多元的養老保險金。走訪中,像韋女士一樣,很多領取基本工資的低收入家庭坦言,生活開支相比往年出現了大幅增長。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受物價走高、收入增加等因素影響,食品消費支出會保持穩步上漲的勢頭,為確保各收入階層的群眾生活質量不受食品消費數額增加的影響,政府職能部門應關注領取最低工資的低收入群體,倡導機關、企事業單位為這部分人員適當發放臨時物價補貼,減輕由于物價走高給他們帶來的生活壓力。
?此外,職能部門可考慮減免部分困難家庭的社保費用,在限價物資銷售工作開展過程中,采取定向銷售的方法,確保低收入家庭也能享受到政府的惠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