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由于農民工們在食品衛生觀念仍存在較大進步的空間,而為了保障他們的食品安全,梧州市在“雙節”前開展了針對建筑工地食堂食品的安全大檢查,檢查中暫無發現明顯的食品安全問題。
????衛生意識尚待加強
????10日下午,記者在新興二路某在建樓盤,遇到了前往大排檔改善伙食的施工工人小鄧,他表示:“今天胃口不好,出去吃完再回來加班。”在他工作的工地,沒有集體飯堂,大多數時候包工頭在工地空曠處,用煤爐起火然后隨便燒點飯和菜,就是一頓了。而他們吃飯的環境也比較簡陋,講究一點的,會拿著飯碗回到床鋪前吃;將就一點的,和著漫天飛揚的沙石幾分鐘就狼吞虎咽吃完。
????對這樣的狀況,小鄧很是適應:“出來打工就是為了掙錢,過幾天回家鄉過年了再吃好吃的。”
????在新興三路的另一個建筑工地,一名婦女將買來的大白菜和土豆隨意地堆放在墻角,做飯時她把白菜簡單洗了洗就扔進了鍋里。她說,工地吃飯都這樣,吃的肯定一般般,能吃飽就行,“我們來城里打工就是為了賺錢回家,吃得好不好誰也不在乎。”記者看到,工人們居住的地方,多數習慣用洗衣粉來同時洗碗盤、衣服,廚余與生活垃圾都堆放在了一起。
????未發現嚴重違規
????據業內人士估計,梧州市有54家建筑業公司,加上在本地施工的區內外數十家外地建筑公司,共有一百多家約兩萬名農民工同時在市區從事建筑工作。這些在寒風中勞作的人的食品安全狀況應當引起關注。因為勞動強度大,流動性大,衛生條件較差,食品安全知識相對匱乏等,都可能使他們成為容易暴發傳染病、食物中毒的群體。
????據了解,此次“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大檢查采用企業自查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抽查的方式,用一個月的時間,分三個階段完成專項的檢查。通知還要求,根據《食安法》有關規定,明確項目負責人是建筑工地食堂食品衛生安全的第一負責人。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對由管理不力導致工地食堂失誤中毒或發生食源性傳染病的將依法從嚴處理。
????記者采訪了梧州市住建委工程科的負責人廖科長,目前尚無發現本市施工工地存在較明顯的食品安全違規情況,也沒有發現違規進行經營性食堂的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