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燕如)近期,梧州市工商局針對流通環節的酒類市場,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行動中,工商部門依法查扣了454瓶外包裝標識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葡萄酒,以及一批假冒知名品牌的白酒。
????5月7日,記者向市工商局公平交易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科(以下簡稱公消科)負責人了解到,在酒類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中,工商執法人員采取明察暗訪、生產廠家派員現場鑒別等形式,全面排查我市流通領域的酒類經營戶,以及酒家飯店、娛樂場所等行業。此外,工商部門積極發揮群眾監督作用,鼓勵消費者舉報違法經營假冒偽劣白酒、葡萄酒等行為。
????昨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超市、名煙名酒專賣店發現,部分名煙名酒店內的進口洋酒外包裝上沒有中文標識。在潘塘公園附近某名煙名酒店,記者問及店內待售的洋酒外包裝是否有中文標識時,店內銷售人員警覺地回答:“有。”當記者示意要看看商品時,店員則拒絕將商品拿給記者看。記者觀察發現,市民挑選酒類產品時,大多“按價定質”,認為“貴的酒,質量相對會好一點。”或者聽銷售人員推薦,至于如何判定一瓶酒質量的優劣,消費者大多表示“沒有良策。”
????酒類產品的多和雜,市民購買酒類產品難免“霧里看花”。記者向知情人士了解到,目前,職能部門監管酒類經營戶,主要查看經營者的購銷臺賬以及產品是否隨附有質量檢驗報告。但在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暴利引誘下,不排除商家會偽造單據。此外,知名品牌的酒類生產廠家為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不主動配合職能部門打擊假冒偽劣酒品行動。
????針對上述現狀,市工商局公消科負責人提醒,酒類商品與食品一樣,其質量與外包裝標識都要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要求。為此,市民在購買酒類產品時,要注意查看商品外包裝上是否有確保商品質量的各類信息,此外,市民在消費過程中發現沒有中文標識的進口酒類產品可向工商部門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