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西江大橋(含主河橋、汊河橋)已投入使用20多年,路面出現多處裂痕,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經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同意決定對西江汊河橋機動車道進行半封閉施工維修,時間從2012年4月20日至12月31日,維修期間道路實施交通管制。為確保市民出行安全和道路有序通行,交警支隊長洲大隊實行24小時輪班執勤。
堅守崗位 奮戰一線
西江大橋上接長洲島,下接紅嶺小區,附近有機場和多間學校,還有裝修材料市場及農貿批發市場,是梧州南北連接的交通要道,名副其實的“大動脈”。鑒于車流量大,民警從4月20日至今堅持24小時執勤。
5月9日下午,據現場的執勤民警陳慶中介紹,“目前,機動車的通行情況在高峰期較為擁堵,特別是由南往北的機動車通行從四車道減少為一車道,通過橋面經常會引發交通事故,造成全線阻塞。群眾一旦受阻而又不明阻塞原因 ,也不能理解疏導工作的困難,經常撥打110報警,更增加了疏導的工作壓力,盡管這樣,我們仍日夜堅守工作崗位,堅持為民服務的宗旨、做好一切交通疏導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半封閉橋面施工,交通阻塞現象有增無減,頻繁發生交通事故。為確保市民出行安全,市政府決定對汊河橋機動車道實施全封閉維修,只允許行人、非機動車和二輪摩托車通行。
5月10日,是橋面機動車道全封閉的第一天,一大早,上班族通過橋時非常緩慢,在現場的交警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盡力疏導,8時30分終于恢復正常交通。據交警長洲大隊隊長莫勇剛介紹“交警部門將持續實行24小時的交通管制,早晚高峰期增派警力,確保交通暢通”。
10多小時烈日“烤”驗 無怨無悔
每天下午2時30分是上班的高峰期,也是烈日炙烤最強烈的時候,大量吸收熱量的瀝青路面溫度高達38℃,把路面變成了一個大烤爐,并且散發出一股股瀝青味,現場執勤的民警早已滿頭大汗,衣服濕透。每崗由兩名交警負責,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日常吸碳量是正常人吸入的4-5倍,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對交警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但執勤民警仍咬牙默默堅持。
執勤民警李冠鵬說:“在這種高溫環境下工作確實相當辛苦,平常執勤時隊員也只能靠多喝水來避免中暑。但每當想到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保市民的出行安全,就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希望市民能夠真正做到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畢竟最后涉及的還是市民自身的安全利益。”
半個多月的持續高溫,向奮戰在道路交通管理一線的交警們提出了挑戰。面對炎炎烈日,交警長洲大隊民警和協警毫不退縮,承受著烈日的“烤”驗,為確保道路的安全暢通,灑下了辛勤的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