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洋社區委員何劍萍日記摘錄:“6月12日,中到大雨。上午10時10分,居住在華洋花園的一對夫婦來到社區,希望得到社區幫助,快速找到一位保姆。因為他們的母親已回老家湖北,急需有人幫帶小孩……”】
????6月12日上午,家住華洋花園的小魏和丈夫小張一起來到華洋社區居委會。看著夫婦二人雙雙出現在面前,社區委員何劍萍嘴角泛起了笑意,因為自己三個多月來的努力調解沒有白費。
????社區里的“教授”級調解員
????小魏和小張是外地人,夫婦二人住在華洋花園。今年3月,臉色蒼白、身材瘦弱的小魏突然出現在何劍萍面前。“估計家庭又鬧矛盾了”,細心的何劍萍邊遞上溫熱的開水,邊慢慢開解小魏。
????小魏是南寧人,早年嫁給了家住湖北的小張。去年,小魏把不到1歲大的女兒留給爺爺、奶奶后,便和丈夫一起來到梧州。80后的小魏獨立干練,也使她更專注于事業;而成熟的小張更看重家庭,一直希望妻子放下工作,回家專心撫養小孩。
????夫妻二人意見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家庭矛盾無可避免爆發了。
????一天中午,小魏在家修指甲。小張一打開家門,聞到指甲油刺鼻的味道,頓時暴跳如雷。一腳踢翻桌面的指甲油,嘴里也罵開了。小魏習慣了這場面,二話不說,回到房間,關緊房門,聽著大廳不斷傳來“乒乒乓乓”的摔東西聲,低聲抽泣起來……也許正是這樣的性格,夫妻倆一直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說起當天的情景,小魏仍心有余悸。
????何劍萍在社區工作四年多,主要負責調解居民矛盾,工作中積累了不少調解經驗,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她為“何教授”。在她看來,“沒有坐下來好好談談”,也許正是大多數夫妻間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的癥結所在。
????但既然夫妻倆找到社區來解決家庭矛盾問題,就應該讓雙方都把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都說出來,才能更加清楚從哪里入手解決連清官都難斷的家務事。當時,小張回老家了,于是何劍萍叮囑小魏:“你丈夫回來了,馬上通知我。”
????和風細雨調解家庭矛盾
????4月初,何劍萍見到了小張。與想像中的暴躁男子不一樣,何劍萍眼前的小張沒有北方人的高大粗獷,卻有著兩廣人的儒雅。受何劍萍的熱心感染,小張的心扉也打開了。
????小張一臉無奈地告訴何劍萍,在湖北老家,自己本來是做家族生意的。來到梧州后,妻子應聘到某企業上班,自己暫未找到合適的工作,各種壓力讓自己的心情變得煩躁。此外,自己時常記掛著還在老家的小孩,擔心妻子忙于工作,小孩會缺少母愛。
????說到這里,小張眼睛紅紅地回憶起,此次回老家,小孩看到自己,表情一臉陌生。他想抱抱小孩,小孩卻大聲哭鬧抗拒,身為小孩父親的他感覺很揪心。
????此時何劍萍終于明白,小魏和小張夫妻倆鬧矛盾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人父母最關心的小孩成長教育的問題。癥結找到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歷時3個多小時的調解,夫妻雙方最終平心靜氣地說出了心里話。小魏答應,5月份完成職業資格考試后,馬上接孩子回到身邊。小張也在何劍萍的見證下,親筆寫下愛護妻子和小孩的保證書……事情至此告一段落,何劍萍和同事再次成功化解了一次婚姻危機。
????當然,也有調解失敗的例子,也有調解不徹底的例子。在何劍萍的民情日記中,隔天就出現上門調解的民情記錄。何劍萍告訴記者,社區調解員就像救火隊,哪里有“火”,就往哪里“撲”,“杜絕隱患有點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