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各種“主題類”基金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標榜“主題類”的基金在名稱上做足了噱頭,而實質上卻往往主題定義模糊、投資標的與主題背離,讓投資者陷入購基窘境。
????“標題黨”
????掩蓋下的“另類創新”
????近期,一只名為“金糧油”的基金產品正在發行。從字面上看,好像是一只投資農產品的基金,在CPI走高的背景下,投資農產品正好契合時機。不過,仔細翻閱基金合同,才發現全然不是這個意思。合同表述,該基金將主要投資“金、糧、油”類股票,而“金”指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行業、“糧”指農林牧漁行業,“油”指是采掘和化工行業。照此解釋,名稱與內容總有錯位之感。
????這不是特例,隨著基金數量不斷增加,有相當多的基金名稱直叫人“看不懂”,比如,在目前上報證監會的基金申請表中,低估值高增長基金、可持續發展基金等名稱赫然在列。基金名稱耍足了噱頭,而其主題定義模糊,本質上或許只是一只普通的股票型基金。
????買基金也要仔細甄別
????對于投資者來說,在看好某一行業或者某一主題的情況下買入其相關主題基金,免去選股麻煩且可以獲得行業成長收益,成為購買主題基金的重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主題類基金投資標的與契約規定主題背離,投資者要仔細甄別。
????以上海某公司旗下“主題驅動基金”為例。該基金合同表述,中國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后,前期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正在逐漸消退,中國經濟結構面臨深刻轉型,轉型中將不斷涌現主題投資機會,基金將重點尋求處在雛形階段的投資主題。
????但從該基金公布的二季報可以發現,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地產股占據三席,第一重倉股為地產龍頭萬科A。對比契約中“尋求處在雛形階段的投資主題”,黃金發展期早已過去的地產股顯然不在此概念范圍內。(據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