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與此同時,“法治保障”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這讓梧州不少法律界人士感到對工作的要求更高了。
????新提法引業界關注
????“從依法治國、依法治軍到法治思維、法治保障,在十八大報告中一共提到了十八次法治,而且一些新提法、新名詞更是首次出現在黨代會報告中。”執業超過20年的律師梁遠行說。
????在十八大閉幕后,梁遠行在其個人網站陸續上傳了關于十八大報告的多篇分析性報道。他表示,在與過去提出的“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相比,十八大報告中的表述發生了變化。報告提出:“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加入了“法治保障”,這意味著除了對領導干部,也對司法界人士要提出更高的業務要求。
????法治思維影響擴大
????蒼梧縣法院法律研究室副主任陳榮昌認為,法治思維的提出有利于司法機關主動接受當事人、旁聽人員以及有關機關、單位對如法院審判等多方面工作的監督,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司法公正。“如今,群眾的法律意識明顯提高,法治思維已經影響越來越多的群眾。”蒼梧法院法官葉先生說。
????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辦公室副主任盧宇鳴介紹,目前梧州市兩級法院緊扣市委中心工作通過積極關愛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婦女兒童維權活動;為推進依法治市進程作出了積極貢獻,梧州市的法治環境趨向越來越好。同樣是一名法官的他,也闡述了自己對十八大報告中的體會:“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為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報告中更加強調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實踐工作。法治思維強調的是理念的轉變,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解決的是思想層面的問題;法治方式強調的是行為準則,突出具體操作要求,解決的是工作方式方法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