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行業跌跌撞撞地走過了2012年,有優惠政策退出帶來的惶恐,有豪華車大幅降價帶來的連鎖反應,有限購政策下的不安,當然還有銷量增長的喜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去年12月預計,去年全年汽車銷量將達1900萬輛。喜悅的同時,不得不說,影響汽車行業的因素還在,2013年車市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先,在2010年國內汽車銷量達1860萬輛、成為世界第一大單一市場的刺激下,各車企先后上馬新工廠建設,這些新工廠從去年開始先后投產,如上海大眾儀征工廠、北京現代第三工廠等。新工廠投產意味著產能增加,而目前國內汽車銷售處于微增長時期,產能擴大后勢必會拉大產銷差距,銷售終端將面臨更大的壓力。目前部分經銷商在銷售環節已無利潤可言,銷售任務再增加只能會壓垮一批經銷商。
????其次,全球經濟還未從低迷中走出,歐債危機尚未解除,美國財政又差點“墜崖”,而中國汽車市場雖然沒有了2010年的瘋狂增長,但依然屬于為數不多的優質市場,重視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各跨國車企的共識。它們占領市場的行動在加快,不斷引進新車型、新技術,不斷提高中國市場銷售比重和人員配置。重壓之下,各細分市場捉對廝殺的升級在所難免,這也就有了去年奔馳、寶馬等豪華車大幅降價的景象,從而也引起了各細分市場的連鎖反應,整體價格下滑明顯。今年是否還會重演豪華車大幅降價的景象還很難說,但競爭會更加激烈。畢竟,目前,價格是最有力的競爭武器。
????第三,不出意外的話,京Ⅴ標準將于今年上半年實施。這一政策對于合資品牌車企影響不大,目前北京市場大部分在售的合資品牌車型多為京Ⅴ標準,而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就難言樂觀,目前北京市場很多自主品牌車型還是國Ⅳ標準,部分車型將在實施京Ⅴ標準后退出北京市場。環保標準提高將自主品牌擠壓出了一線城市,其生存日漸困難,如何發展是擺在自主品牌車企面前的一道難題。
????第四,去年廣州開始施行限購政策,這是繼上海、北京后又一實施限購政策的大城市,今年是否還會有其他城市效仿還不得而知,但大城市擁堵還在加劇,不排除再有部分城市實施限購政策。2011年北京實施限購政策后,汽車銷量大幅下滑、部分經銷商退出、低端車型少人問津。這些現象也將在各限購政策城市上演,各車企和其經銷商只能無奈應對,自主品牌最受傷。
????(據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