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東出口的萬秀區城東鎮思扶村是廣西東大門“第一村”,因地處于321國道沿線,道路、村莊的環境狀況給過往司乘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6月14日,記者走訪這個“第一村”,了解這里“清潔鄉村”活動開展情況。上午9時多,一輛垃圾清運車停靠在桂東收費站旁的垃圾池前,清潔員將垃圾鏟上車。記者看到,村莊民居集中的地方在路邊設置了垃圾池,而且垃圾池外墻進行了粉擦,頂部貼有琉璃瓦,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剛開始收集垃圾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放得一片狼藉。經過前段時間大力宣傳,村民養成了自覺愛護衛生環境的習慣,每天清理的垃圾由原來的近十噸減少至四五噸。”清潔員介紹。每天6點多,他們就開始清理思扶村及鄰近的扶典村、華堂村近30個垃圾池的垃圾。
????“現在村民都能自覺地將垃圾扔到垃圾池內,房前屋后整潔了,村民們都覺得心情都舒暢了不少。”住在東出口收費站旁邊的村民何清松說。開展“清潔鄉村”活動以來,萬秀區干部及周邊群眾齊心協力,把衛生死角、陳年垃圾清理干凈。城東鎮一位干部告訴記者,該鎮是建設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示范區范圍,開展“清潔鄉村”活動后,萬秀區就組織了多次清潔衛生活動,并動員村民建立起村小組衛生監督員,自覺管好村小組環境,為示范區建設增添亮麗的一筆。
????萬秀區黨委書記黃恩說,為保持“東大門”的干凈整潔,城區充分調動資源形成合力,并大力宣傳發動,明確工作重點和主攻方向,制定了逢周五開展集中清潔行動的制度,把“清潔鄉村”作為改善農村環境的自覺行動。截至目前,該區共出動3000多人次,清運各類垃圾600余噸,清理衛生死角近400處。 |